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文史故事绘|平顶山是龙的故乡
鹰城文史故事绘|龙山之上藏龙脉
过年
思念有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鹰城文史故事绘|龙山之上藏龙脉

 

◇ 张振营

在宝丰县东南部、平顶山市区北部,横卧数峰山峦,高低起伏,状如卧龙,名曰龙山,龙山又分为大龙山、小龙山,与中间火烛山,三山并立,呈二龙戏珠之势,火烛山上有香山佛寺。

龙山不高,主峰只有464.3米,但名气不小,是古代中国四大龙山之一。这四大龙山分别为湖北江陵龙山、河南宝丰龙山、辽宁朝阳龙山、山西浑源龙山。《辞海》上这个排序是以文献先后为序,若按得名之由来说,宝丰龙山应排在第一位。因为宝丰龙山之得名是上古豢龙氏居此,其阳有豢龙城。可以想象到,当时的豢龙城一带一定是河网密布,水大潭深,积水而成沼泽,芦苇和蒲草伴湖而生,人们用芦苇织墙,蒲草结顶,沿湖而居,靠湖而生,养龙、捕鱼也许就是主业。只是后来气候变化,地形变迁,养龙这种职业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豢龙氏是上古中华民族的少数几个部族之一,这个部族一直存在到夏代才逐渐湮灭,留下了一个地名叫龙山。

豢龙氏之后,应龙氏又来到龙山脚下,应龙氏是由东夷族以鹰为图腾的鹰氏与炎帝族以龙为图腾的句龙氏族通婚形成的部族,应龙在古代神话中是“有翼的龙”,两个氏族融合之后,新的图腾就是龙与鹰的融合。

到了大禹时代,应龙氏族为大禹治水立下汗马功劳,诞生了古应国。历经商、周,成为周王朝的诸侯国。楚国强大之后,应国销声匿迹。1957年,随着白龟山水库的修建,就连应国故都滍阳也淹没于碧波之中。

令人欣慰的是,龙山脚下,大湖侧畔,又崛起一座工业新城。

从物种上的龙,再到神化成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龙,我们这座龙山也得到神化。道家在山顶建石城一座,就是现在的玄武庙,始建于东汉,兴盛于唐宋。其主体建筑为五龙宫。宫内塑赤、白、黄、青、黑五条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玄者黑也,武者龙也,是龙的化身,玄武庙其实就是供奉龙的地方,这里的龙已是神龙。

龙文化经天纬地,响彻世界。龙山因它独特的位置和人文价值,受到不同信仰者的崇拜和向往。叶公沈诸梁尹叶期间,迷上了画龙,以至于被后人刘向讥笑,杜撰了“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让一个平叛乱、修水利,勤政爱民的好官掩盖在了假故事的背后;世人皆传诸葛亮躬耕南阳,才有了卧龙名号,殊不知,青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就生活在平顶山脚下。那时,龙山已声名远播,少年大志的诸葛亮在读书明志之余,携挚友徐庶、司马操等人登临龙山而心怀天下,视自己如潜龙在田,期望得遇明君而昂首飞天,故有了“卧龙”名号。

因豢龙氏聚居地而得名的龙山,先民因养龙、训龙而成为龙的故乡,继而又把龙的形象经过神化的渲染,成为龙马精神。

物化的龙不知所踪,神化的龙无处不在。斗转星移,时光交替,岁月早已把龙的痕迹雕刻在鹰城大地上。源于我市的刘姓始祖刘累就是养龙出身,郏县李口镇郭楼村董氏祠堂里有“豢龙世家”的称谓,据传董父是最早的养龙者,“豢龙世家”传递着董姓人养龙的基因符号。南北朝时,龙山之北设过龙山县,龙山之南设过龙阳县,唐朝时设置过龙兴县。如今,宝丰境内含龙的村名就有13处,含龙的寺庙有4处,含龙的水就更多了,仅龙山北山脚下就有龙池、龙渊、龙泉、龙溪、五龙潭等等。可见,龙文化在宝丰源远流长。

龙山上玄武庙内的五条龙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崛起和发展,它让人们浮想联翩。黑龙不正是东西绵延百里的煤海吗?如果说白龙是盐田,赤龙是我们发出来的电光,黄龙是烟叶,青龙是绿色的沙河,那么,沙河两岸五龙共舞正迎来一个腾飞的时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