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发掘诸葛文化 促进文化兴市
郏县许偘墓志:中越关系源远流长的见证
苏轼何以宾服元德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郏县许偘墓志:中越关系源远流长的见证

“大唐龙编县令许府君墓志”(部分)
王文一 摄
站在高处远眺,大刘山清晰可见、绵亘不绝。 张国利 摄
 

●刘继增

在郏县申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的过程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王文一先生在大刘山区域发现“大唐龙编县令许府君墓志”一方。墓志青石材质,方形,志石边长32厘米,厚5.3厘米;志盖上无文字题写,志石阳面由志题、志文两部分组成,无颂铭,界格楷书书写,竖行排列,共11行,满行12字,末行7字,共127字。

这方墓志的发现,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的关注。2018年7月初,联合考察组莅临郏县考察,确认这方罕见的墓志是中越关系源远流长的实见证。

一、唐代龙编县在今越南河内

许偘任职的龙编县曾是交州州治所在地,隶属唐代六大都护府之一的安南都护府,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行政机关。龙编县城在今越南河内,今越南河内市仍保留有龙编区的行政建制。

越南古称“交趾”“安南”。郭振铎、张笑梅的《越南通史》载,越南的古代史划分为传说时期、北属郡县时期、独立自主封建国家时期。秦始皇平定岭南,置三郡,皆列郡县,其中,三郡之一的象郡就包括今越南大部地区;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置交趾郡,越南正式进入中国郡县时代,或称“北属郡县时期”;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进入独立自主封建国家时期。

唐代是中国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改隋交州道行军总管置安南都护府,在交趾大力推广封建生产方式和中原先进文化。

龙编县也是千年名县。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八载:“龙编县,本汉县也,属交趾郡。立县之始,蛟龙盘编于江津之间,因以为瑞而名县也。”《宋史》卷三十八载:“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改曰交州,还治龙编,领郡八、县五十三。”被誉为“越南第一部志书”的《安南志略》卷一对龙编县有如下记载:“龙编,西汉交州刺史所治,旧名龙源。后有蛟龙盘编于水,改曰龙编。”

《安南志略》成书于元朝末年,由越南著名史学家黎崱撰著,后被收入《四库全书》,中华书局2000年6月出版武尚青的点校本。

在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中国律诗的奠基人沈佺期曾先后到过龙编,“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其父王福畤曾任交趾令。《全唐诗》收有杜审言的《旅寓安南》诗: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全唐诗》还收有沈佺期所作的《度安海入龙编》诗:我来交趾郡,南与贯胸连。四气分寒少,三光置日偏。尉佗曾驭国,翁仲久游泉。邑屋遗甿在,鱼盐旧产传。越人遥捧翟,汉将下看鸢。北斗崇山挂,南风涨海牵。别离频破月,容鬓骤催年。昆弟推由命,妻孥割付缘。梦来魂尚扰,愁委疾空缠。虚道崩城泪,明心不应天。

杜审言、沈佺期以诗人的独特体验,形象地展示了大唐治下的龙编风土人情,在安南文学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此篇是上元二年,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所作。其中“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舍簪笏于百岭,奉晨昏于万里”,透露出王勃赴交趾探亲的珍贵信息。

王勃《新唐书》卷二十一有其传记,载:“父福畤,繇雍州司户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安南志略》卷十又载:“王福畤,勃父也。高宗时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事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卒。”

二、许偘其人其事

梳理这方《大唐龙编县令许府君墓志》,可窥知墓主许偘的大致经历。

《大唐龙编县令许府君墓志》志题中的“府君”,是古时碑版文字中对已故者的敬称。墓主姓许,名逞,字偘。志文中的“君解褐巩州司户”之句中的“解褐”,按照《辞海》的解释,为解去平民所穿的衣服,换上官服,意思就是初入仕途。许偘首次任职是巩州司户。巩州治所在今四川省珙县南,隶属泸州都督府。司户是唐时州府佐治之官的“六司”之一,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事。“六司”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亦称“六曹”,即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唐代初期,每一任县令任期三年,朝廷每年对其进行一次考核,称为“三考”。唐高宗时期,改为四年一任,遂称考核为“四考”。据杜佑《通典》卷十七载:“今之在任,四考即迁官(岭南、瘴署之地不在此限),四考依选举法就任,加阶至八考满,然后听选。”从志文中“授龙编县令”“见擢铨衡”可以看出,许偘在龙编县令的职位上做了两个任期,一干就是八年。

许偘在龙编任职以儒家文化教化黎民百姓。文中“百里展武城之能,六曹为郡椽之职”之语,是对其任职巩州司户和龙编县令的评价。“百里”为“百里侯”的简称,“武城”是儒家宗圣曾参的尊称。

秦汉时期,以百里见方的地域作为县的建制,如果人口密集,则略为缩小,如果人口稀少,则略为扩大。此法作为后续朝代划分县一级行政区划的基础。人们习惯用百里来称呼县,如:百里之县。而县令一般由在科场考取功名或受到举荐的人担任,这样的人在周朝时代就是诸侯,故将县令称为“百里侯”。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教化辖区黎民百姓,是唐代县令主要职掌之一。

许偘墓志文中有“归葬于郏城西北大留山(今大刘山)之后,礼也。于时太岁庚辰三月丁卯朔十六日壬寅也”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两种纪年法,一是岁星纪年,又称太岁纪年法;另一种是干支纪年法。岁星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所以中国古代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纪年法由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五月颁行。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

许偘墓志采用太岁纪年、干支纪年两种纪年法,未加皇帝年号。从干支纪年法来看,唐代有五个庚辰年,分别是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高宗调露二年(680年)、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懿宗咸通元年(860年)。许偘初仕的巩州始置于仪凤二年(677年),可排除高祖武德二年这一庚辰年。许偘归葬郏县大刘山究竟是其余四个“庚辰”年中的哪一个,有待专家进一步的考证。

三、许偘归葬“郏城大留山”

在历史上,以高阳作为县级行政区划的名城有两个:

一在今河北保定市,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高阳县,传说高阳故城由颛顼所筑。明天启四年(1624年)《高阳县志》载:“邑受名以高河之阳,古侯国也,为颛顼氏封国。”

另一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平顶山市境内的高阳县,据《魏书》卷一载:“太和元年置县。境内有滍水、南襄城、东西二蒲城、高阳山、皮城、首山祠。”《读史方舆纪要》引《水经注》载:“滍水源出鲁阳县北蒋狐山,东南流有柏水会之,下流入于汝水。”《竹书纪年》载:“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修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若水即今流经平顶山市境内的汝河。

嘉靖《襄城县志》卷一载,高阳山在襄城县南十五里,即今平煤神马集团八矿所依的焦赞、孟良山。高阳山上有寺,是高阳部落祭祀的场所。

据唐《括地志》卷三载:“郏城,县名,唐代隶属汝州。”郏城县即今郏县,属河南平顶山市辖。《郏县地名志》引顺治《郏县志》卷一载:“大刘山在县西北三十里,脉自嵩岳,南来绵亘,突然高峙,群山环拱,为郏之主山,将雨则云所山巅,万无一爽。昔汉高祖略地颍川,尝猎于此,名沛公垒,故有大刘山之称。”

叶落归根,人死后归葬故里是封建礼制的基本共识。从许偘墓志中“归葬于郏城西北大留山,礼也”之说即可以看出,出于礼制规定,许偘死后魂归故里,葬于今郏县大刘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