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基层党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宝丰县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
为转型发展凝心聚力
鲁山县严格干部管理监督
叶县大学生村官争做群众“贴心人”
卫东区开通人才服务“直通车”
献爱心
尹集镇建起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
大别山下的精神洗礼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转型发展凝心聚力
——2014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2014年,党中央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奏响了当代中国最强音。

2014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认真履行管党治吏的政治责任,切实发挥抓人促事的突出优势,面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战旱魔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科学布局、改革创新、务实重干,在提高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突出问题导向

清涤“四风”之害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清醒忧患作出的战略考量。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一场由内而外、坚定自觉的大排查、大扫除、大检修在全市8740个基层党组织、20.4万多名党员中全面铺开。

查摆问题开局亮相。市委超前谋划、及早着手,市委书记陈建生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带头征求活动开展建议和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四风”问题,为活动快起步、起好步,充分“热身”。去年2月25日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后,市委立即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围绕查“四风”、转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发放问卷12.8万份,走访群众3.2万多户,形成调研报告1482份。先后6次召开座谈会,从市、县、乡、村4个层面深入查摆“四风”顽疾,征集意见建议536条次。对照“四面镜子”深挖细查,揭短亮丑,总结找准了全市党员干部存在的“十一种病”。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河南日报等20多家媒体相继作了报道。

以上率下分类指导。建立了12个市委常委联系点和1276个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针对不同单位、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特点和党员实际,形成了11个指导意见,对应提出具体任务和推进办法。探索推广24项特色做法,其中,“五夜”学教法、“三点评”、“四照四查”、“百分考评”等10项工作受到省委活动办的认可。

始终抓牢一根红线。把学习“焦裕禄精神”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组织开展了“百名书记谈焦裕禄精神”活动,举办“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巡回报告,组织学习宣讲辅导540场次,创作了《白脸书记》等32件文艺作品,集中宣传了“平民医师”谢守祯、“汽车上的乡政府”等一批先进典型,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明显提高,践行群众路线更加自觉。

“真刀真枪”查摆整改。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集体议,深入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对照检查。认真落实“四必谈”要求,广泛谈心交心,列出问题清单。坚持“五法并举”,确保各地各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得到了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组长周声涛、省委督导组组长王平的充分肯定,引起了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注。坚持立行立改,强化专项整改,针对突出问题,拉单子、建台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已整改个性问题8859项、共性问题4189项,办好人民群众期盼的实事2325项;开展信访积案“清仓”行动,化解各类积案7015件,中央活动办《简报》进行了介绍。人民群众对活动总体评价的满意率为100%。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定324个市重点项目,共办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1253件,广大党员干部转作风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成为凝心聚力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坚持从严治党

培元固本强基

面对从严治党新常态,组织部门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把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贯穿始终,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凝聚起忠诚信仰、团结一心,昂扬向上、励精图治的强大正能量。

突出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一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把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核心内容,及时跟进最新理论成果,重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培训,分7期对全市县级干部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行了集中轮训,市委书记陈建生作了首场辅导报告,市委常委带头为培训班学员授课;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对130名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进行了为民务实清廉专题培训,促进干部坚守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三个自信”。

钉牢党建主体责任。只有责任到位,管党才能做到真管,治党才能做到严治。突出“书记抓、抓书记”,制定党建考核实施方案,采取调阅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参加述职评议会现场点评等方式,切实抓好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和领导班子党建工作考核。将政治上强、重视党建、善抓党建作为选拔各级党组织书记的先决标准,在干部选用和村级组织换届中,大力推选会抓敢管的干部走上党组织书记岗位,强化了书记抓党建的主角意识和主动精神。

积极推进制度改革。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刚柔相济。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研究制定了《关于改进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办法的意见》《加强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实施办法》《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品德档案、实绩档案、作风档案和廉政档案的意见》,强化干部日常考察和综合研判,有效避免唯票、唯分、唯指标、唯年龄取人现象,以“好机制”选出“好干部”。制定《关于建立整治买官卖官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办法》,在全市开展“带病提拔”倒查工作,认真开展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专项治理,集中开展买官卖官警示教育活动,编选典型案例,建立完善“特别监督档案”,从源头上防止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行为。制定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干部监督信息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等制度,抓好党政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干部约谈等制度落实,建立市管干部有关事项报告档案1666份,对163人进行了诫勉谈话或函询提醒,强化了“当干部就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思想,让“为官不易”成为新常态。

树立大抓基层理念。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保障制度,努力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全市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共解决村级事务和社区事务4.5万多项,化解矛盾1.2万多起,为村民和居民办实事好事5.7万多件;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的“五项制度”,从管理调控、严把程序、畅通出口入手,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员队伍;强化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 232个后进村有效整顿转化,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抓实“三大工程”

有效服务大局

把基层党建有形化、优秀青年干部成长和党员干部人才素能提升“三大工程”,作为组织工作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有力抓手,不断丰富内容,完善机制,深入推进。

以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建设为抓手,深化拓展基层党建有形化工程,实现“全面覆盖、服务提升”。坚持职能下放、力量下沉、资源下移,将行政审批、社会保障等事项纳入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邮政、通信、金融等部门在服务中心(站)建站设点,努力实现“应进必进、应进全进”,着力打造党群服务、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积极推行“一站式”、“预约式”服务,变“群众往上找”为“干部向下跑”,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2242个,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15.3万多次。中组部《组工通讯》、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进行了重点介绍,省委书记郭庚茂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选育墩用”四位一体,持续抓好优秀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实现“批次接续、培优育强”。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遴选第二批387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行“1+9”培养模式,着力构建复合型与专业型互补、党员干部与其他干部兼顾的年轻干部培养格局。分批选派269名重点培养对象到沿海地区、省直机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下派到基层一线、复杂环境、艰苦岗位上摔打历练,实现了年轻干部长才气、强素能与接地气、墩墩苗的有机融合,为全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储备了一大批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优秀人才。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先后对我市优秀青年干部成长工程进行了采访报道。

牢固树立“抓培训就是促发展”的理念,切实抓好党员干部人才素能提升工程,实现“围绕中心、助推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按需施教,有效整合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资源共享,在全市建设完善15个“红色网络教育家园”;举办形式多样的“鹰城大讲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伟作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转型发展》辅导报告,加强对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战略部署及全市转型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努力提高干部分析研究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名医名教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抓好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引导帮助337名大学生村官培育自主创业与合作创业项目333个,种植养殖示范基地37个,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116个。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77期,开展各类讲堂399期,培训党员干部人才10万多人次。

广纳天下英才

强化智力支撑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把人才作为引领支撑转型发展的第一资源,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求贤若渴的胸襟广开进贤之路,以不拘一格的气度广纳天下英才。

夯实工作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改进党管人才方式,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上来。严格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在产业集聚区设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加强对人才工作重大决策实施、重要政策落实、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专项督察,继续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考评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大开引才之门。围绕“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实施“鹰城人才计划”,发布《2014年平顶山市人才需求目录》,汇集全市127家企业、460个职位的2200个岗位,明确了引才重点。着眼“大引才、引大才”,依托第五届“华合论坛”开展大规模的招才引智活动,坚持引才与引技、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共签约技术合作项目49项,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160多名,开展了全市第十批拔尖人才换届评审工作,共评出拔尖人才253人,着力破解人才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瓶颈”。

坚持以用为本。坚持重心下移,根据企业需求,划拨专项资金,面向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选聘36名科技特派员到我市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选派3名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我市产业集聚区企业进行技术帮扶,选派1000名农业技术人员,分包全市2500多个行政村,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工作。各类英才加快向产业集聚区和农村基层集聚。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2015年,面对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将持续学习跟进、深化认识、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始终站位全局抓大事、紧贴中心办要事、锐意改革创新事、尽心尽力干实事、探索突破解难事、服务为民做好事,实现组织工作再提升、服务大局更出彩,为全市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常洪涛 李鸿雨)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