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日碎想
从王家卫到“王家味”
腊八粥
古城墙遐想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日碎想

 

◎曲令敏(河南平顶山)

公交车一站一站正常行驶,一车人不是低头刷手机,就是看向窗外半凋的冬叶,余下的也是沉默不语。

转弯,过桥,停在一个有点偏远的站牌边,高喉咙大嗓上来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提着装有CT片子的塑料袋,脚上的皮鞋很干净,全身衣服是一种新旧过渡的合体。眼神清亮,面色发红有光泽,一看就是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人。接他话的是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女子,微胖,沧桑的脸被岁月洗得清素,听话音儿,他们是一个村的。

男子说:“29路改道了,我在那边等了好半天,后来才打听出来走这边儿了,我转好远,才找到这儿。人家年轻人点点手机就查出来了,咱这些老家伙被时代淘汰了呀!”

女子说:“都快60岁了,不服老不行啊。”

一个年过古稀的人,听见该怎么想?

男人说他肺上有点小毛病,去一家小医院拍片子,一开始要身份证,后来又要医保卡。女人说,你咋不去大医院?小医院不报销。男人说,用医保卡了,能报。

扯开话头儿停不住,满车人都被动地听他俩八卦了。

东家西家,南庄北庄,风吹豆叶,雨打高粱……

他是东乡的三表叔吗?他是北庄的二大娘吗?四月的豌豆,五月的麦,他们的话听起来熟溜溜地香。三月虫鸣,十月雁叫,一时都来耳朵里……

家常话,带着肢体语言,一过性地熟稔和亲切。那人忘了他的病了吗?看上去是忘了,只剩下收割过的庄稼地,青草亮眼……

坐在落地窗前的摇椅上,阳光透窗而入,晒起久违的慵懒,又松软又舒展,让人想起张爱玲的小资文本,想起大观园里的老太君。

远处是连绵的浅山,不远处是湿地公园望不到边的森林。近前是楼下的绿植,草丘、古木、鲜花和绿篱,从高处往下看,欧式的构图很是养眼。

这会儿,我坐在70年老岁月的岭头儿,疲倦又甜美,像巧克力又像蛋糕,温软地耷拉着……

有朋友劝我写长篇,求其次,中篇也可以。我想起周同宾先生说过的话:“你说王蒙80多岁还在写,杨绛90多岁还出书,咱没法跟人家比,人家是食肉动物,咱是食草动物,不耐老。”

没想到几个月后,老先生便驾鹤西归。那席话,也成诀别语。

这处新宅被儿子装修得很洋气,实木家具,虽不算高档,格调却很雅。我的卧室墙是淡绿色的,开门就是大阳台,敞亮又简约。森林、原野、起伏不定的山、大自然的巨幅油画,抬头就能见。

最让人稀罕的,是楼前百米外,有一片青青的麦田,两三户人家坐落其间。望一眼就是童年,望一眼就是老家,沁心悦目,温润到骨子里,清爽得让人眼睛出气儿!

这是我们举全家之力还贷了款才买来的首套住房。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