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被键盘偷走的时间
割不断的情 分不开的缘
碗里的冬至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割不断的情 分不开的缘

作者:梁永刚
河南平顶山人,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爱到深处情自浓》。《乡村听风》《雪中的村庄》等多篇散文入选全国各地中考、高考模拟试卷,现任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与《平顶山晚报》结缘,是在1994年。那年我17岁,在平顶山师范学校读二年级。当时,学校为每个班订阅了一份刚创刊的《平顶山晚报》,副刊的名字叫《逢春苑》,编辑是已故的张黑吞老师。每次拿到报纸,我总是先细读副刊,再浏览新闻。好文章看多了,手就有些发痒,一心想投稿,把自己课余涂鸦的小文工工整整誊到方格稿纸上,一次次送到晚报编辑部。那时候,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写出来的东西,满纸都是学生腔,从《平顶山晚报》创刊,到我师范毕业的那一年多时间里,虽然给晚报副刊投稿不下20篇,但无一变为铅字。

1995年7月,我从平顶山师范学校毕业,到一所乡村学校教书。学校很偏僻,没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只有一份《平顶山日报》、一份《平顶山晚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迷上了新闻写作,方圆左近发生了新鲜事,只要没有课,我都赶去采访,连夜写稿,第一时间投给日报和晚报。1997年,我在《平顶山晚报》二版头题发表了第一篇新闻报道——《母女俩冲进深沟之后》,是和当时的晚报记者李可合作完成的。再后来,我又和晚报记者尤黎明合作写过不少新闻报道。尤老师曾在平顶山师范学校任教,带过我们两年课。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教了我不少采访技巧和写稿诀窍,是我新闻写作的引路人之一。

2001年11月,我从乡村走进城市,调入新华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办公室订有不少报纸,一发下来,最抢手的就是《平顶山晚报》。常听讲新闻知识的老师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这话一点儿不假。董佳理编辑主持晚报副刊那些年,围绕提高副刊文化品位和可读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除了让副刊受到各个年龄段读者喜爱,还团结培养了一大批本地本土的优秀写手。在董佳理编辑的鼓励帮助下,我也在副刊发表了不少如今看来还十分稚嫩的文字,但在当年那个爬坡上坎的关键阶段,这些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微弱光芒的小文,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还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2008年,我还荣获了河南省第四届青少年读书成才奖。

这些年,从区里到市里,我的工作岗位不断变动,不变的是我对《平顶山晚报》一往情深的执着追求。这些年,《平顶山晚报》副刊编辑不断变动,不变的是对稿件的认真负责、对作者的真诚尊重。无论是曾经谋过面的董佳理、刘稳、朱碧琼编辑,还是至今没有见过一面的李佳晋、刘世超、张满编辑,她们通过微信或打电话沟通稿子时,从来都是谦和有礼,让人心生温暖。

往事如烟,恍若昨天;情长纸短,难以再现。一晃,《平顶山晚报》伴随我走过了三十年的人生旅程,我也从满头乌发的小伙子变为头发稀疏的中年人。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三十年不长,只是光阴一瞬间;对于46岁的我来说,三十年不短,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一路相伴至今,心中常怀感恩。《平顶山晚报》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圆梦之旅的每一段历程中,都给予我无尽的力量,鼓舞我一路前行。我由衷地感恩《平顶山晚报》,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指导过我的编辑老师。祝愿《平顶山晚报》有更辉煌的明天,引领着你我继续同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