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乡村记事
打账扁嘴儿
桂花浓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账扁嘴儿

 

◎李国献(河南平顶山)

打账扁嘴儿是民间小商贩促销扁嘴儿的一种招数,其实就是赊销。但乡下人不说赊销,都说打账,打账扁嘴儿说着顺嘴,通俗,大人小孩儿都听得懂。如果偶尔谁说赊销扁嘴儿,那一定不是乡下人。

打账的灵魂是信用。信用把“买卖不同心”的心粘在一起,买卖就有了灵魂,生意就活泛了。小商贩快速把扁嘴儿卖出去,避免死在手里的风险;农家人也享受到了延期交钱的优惠,缓解了手头拮据的困境,各得其所。乡下人花花肠子少,小商贩不用担心赊出去的扁嘴儿收不回来钱。交易时只是口头约定一些必要的事项,在账本上记下姓名和数量就可以了。

那时,每逢扁嘴儿出炕,小商贩就用扁担挑一副带盖儿的平底大笸箩,走村串巷叫卖。笸箩不系绳子,用四根硬竹篾代替,挑子放下时,扁担不塌架,就像“骆驼担”,起放都很方便。小商贩走到村头就开腔了:“卖扁嘴儿啦!打账扁嘴儿。”还没等小商贩把笸箩放稳,小脚婆婆一摇三晃、长辫子媳妇一路小跑就出来了,小孩儿也跟着大人凑热闹,把小商贩围个水泄不通。小商贩轻轻把笸箩错开一个缝隙,双手一拍,黄腾腾的扁嘴儿伸着脖子“啾啾”地叫。婆婆媳妇们也嚷嚷开了,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群口相声”,故意把扁嘴儿说得一文不值。这阵势精明的小商贩见得多了,不急不躁,应对自如,把乡间买卖演义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地摊话剧,商贩的圆滑、农妇的泼辣刻画得淋漓尽致。甲说:“扁嘴儿不硬扎,有杂毛”。乙帮腔:“真是的,要的太贵,不值!”小商贩对这种欲擒故纵的说辞不但不反感,反而心里偷着乐,他知道“喝彩是闲人,褒贬是买家”。丙又上前插话:“包公母吗?公的一个都不要!”小商贩拍着胸脯保证:“明年不下蛋不要钱。”磨叽了大半天,话剧终于演完,买卖找到了平衡。

有经验的小脚拍着笸箩“咕咕”地叫着,哪个扁嘴儿跳得高就一把抓出来,握在手里按按屁股,看看嘴巴,一声不响地放到翻折着的连襟布衫包里。挑够了就报个姓名,清点一下只数,一扭三摆地回家了;年轻的长辫子跑回家拿来一个水裙,学着老婆婆的方法挑扁嘴儿,挑好了就用水裙兜起来,摇曳着回家了。那时候,乡下人进钱门路少,家里穷,油盐酱醋都是从鸡鸭屁股里抠出来的,扁嘴儿就是农家妇女的“银行”,一碰到打账扁嘴儿就往“银行”里存几只。逮回家的扁嘴儿比孩子都金贵,生怕跑丢了。

有一天,小商贩正准备从村里离去,摇摇晃晃走过来一个醉汉,挑了几只扁嘴儿装在衣兜里。小商贩问他姓名,他说:“马子河。”商贩记在了账本上。按照打账扁嘴儿的规矩,第二年春天来收账,谁家实在交不起钱也可以拿扁嘴儿顶账。转眼到了收账的时候,全村人都按约定交了钱,收账人问遍了村里的人就是找不到“马子河”,小商贩气得骂起了大街:“马子河呀马子河,你真不是人!”村民告诉他:“马子河就不是人,它是村南边的一条河。”小商贩听后黯然离去,马子河无语东流。

如今,乡下人的日子变了,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百姓挣钱的门路多了,农家妇女的“银行”关闭了,打账扁嘴儿再也看不到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