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健康·医疗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于平凡岗位书写不凡使命
市一院成功为喉癌患者实施手术
可爱的“小胖墩儿”可能“一身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3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平凡岗位书写不凡使命
——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于博
于博(左)在为患儿进行检查 王春英 摄
 

本报讯 今年44岁的于博是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负责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医18年来,他牢记“大医精诚”古训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带领团队守正创新,与科室共同成长,将科室发展成为小儿耳鼻咽喉特色突出的临床专科,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我市首席科普专家,于博经常到市区的幼儿园开展义诊、健康科普讲座,走进乡村为农民科普健康知识,获得赞誉无数。今年,他获评市五一劳动奖章、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等。

苦心钻研 建设精品特色专科

于博2005年参加工作,当时的耳鼻喉科作为新成立不久的小科室,办公条件简陋,只有一个简易额灯、一把镊子、一个鼻镜和一张桌子,仅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常规的耳鼻喉检查诊疗项目,门诊量寥寥无几。见此情景,于博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科室干好。

科室究竟该怎样发展呢?于博在诊疗中发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市内辗转求医却不理想,于是他决定瞄准我市小儿耳鼻咽喉专业的短板,致力于儿童耳鼻咽喉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该院领导的支持下,于博先后到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学习,求知若渴、勤奋不懈的他两次获得“优秀进修生”称号。他还积极参加省级培训班,虚心向行业前辈请教。于博的勤学好问感动了很多专家教授和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潜心学习,钻研业务,于2014年取得了医学硕士学位。

进修归来后,于博全力配合医院筹备开设了耳鼻咽喉科病区,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相继开展了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射频消融手术、儿童扁桃体肥大囊内部分消融手术、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手术,以及儿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和儿童听力学等系列新项目,深受患者家属好评,带动了这些技术在我市迅速发展,并发表国家级论文7篇,获得国家级耳鼻咽喉发明专利一项。

如今,该科已成为以小儿耳鼻咽喉为特色的临床专科,跻身我市耳鼻咽喉科专业前列。

爱岗敬业 心系患者

于博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医学事业,为了让病人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他主动放弃节假日,全年无休。

2017年中秋节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于博正准备回家看望老人。这时,他突然接到该院急诊科的电话,说来了一名耳朵内进活虫的患儿,孩子父母非常着急。于博二话没说,迅速赶往医院。为患儿认真检查后,凭借熟练的专业技能,他顺利地从其耳朵内取出一只活虫。“我们已经跑了多家医院,有的医院说让转诊去郑州,有的医院说让孩子麻醉做手术,后来朋友推荐到贵院找您,没想到,您仅用了10多分钟就处理好了!”孩子的父亲郝先生高兴地说。次日,他就将一面绣着“医术精湛 情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于博的诊室。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三更半夜,接到急诊电话,他就一路小跑到医院为病人诊治,午休时间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即便这样忙碌,每年到妇女节、儿童节,他还不忘带领科室人员主动开展各种义诊活动。每次活动,诊室外都排起长队,他一口气从早忙到中午,顾不上喝水吃饭,让患儿家长感动不已。

奔波义诊 爱心救助

平时,于博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多次走进我市幼儿园、社区、乡村开展义诊和健康科普讲座,为城乡居民普及耳鼻咽喉知识,深受欢迎。他说:“响应上级建设‘健康鹰城’的号召,让每个孩子茁壮成长,让百姓远离耳鼻咽喉疾病的困扰,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医生应尽的责任,也是我行医以来的心愿。”

家住叶县的王先生的儿子患有脑瘫,一直受到鼻窦炎困扰,由于家庭贫困,无力治疗。于博得知这一情况后,一边劝王先生不要让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边主动向医院申请。该院领导大力支持,为患儿免去了治疗费用。于博不但治好了患儿的鼻窦炎,还把自己孩子的新衣服送给患儿。记者了解到,他曾十多次向医院申请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于博良好的医术医德深深地印在群众心里,不断有人送锦旗致谢。他先后被评为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工作者、湛河区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工作者以及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魏应钦 薛文涵 苗四海)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