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我们的新时代·我的十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见证城区发展 喜添新车新房
享受惠民政策 爱心回报社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享受惠民政策 爱心回报社会

宋秋琴在进行志愿服务
 

讲述人:宋秋琴

年龄:56岁

身份:社区低保人员

□本报记者 牛超 文/图

8月8日,骄阳似火。新华区矿工路街道幸福街社区幸福花苑小区里,宋秋琴和其他社区志愿者一起正忙着进行创文志愿服务——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死角、宣传文明养犬……

宋秋琴肤色较黑、声音有些嘶哑。她是幸福街社区的低保人员,也是社区的志愿者。社区有啥活动,她总是积极参与。“我能有今天,都是因为社区和好心人的帮助。现在,我生活得很好,想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他人做点儿事,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宋秋琴说。

以下是宋秋琴的自述——

低保,给我生活的希望

我老家在许昌农村,因为家里穷,没有上过学,很早就来平顶山打工了。1990年,经人介绍,我在平顶山结婚成家,育有两个孩子。

2004年,我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没有文化,孩子又小,加上大女儿长期有病,生活状况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我四处打零工,社区工作人员见我没地方住,给我找了一间小房子,我算是暂时有了家。后来房子拆迁,我只好四处租房子住,为了省钱,我总是租最便宜、最简陋、最偏僻的房子。

2009年1月1日,社区为我和孩子申请了低保,每月都有补助,钱虽然不多,却是一笔固定的经济来源,也是我和孩子生活的基础和希望。而且,我每年还能领到爱心卡,每季度可以去爱心超市领取米、面等生活用品,让我们不用再为吃饭担忧。

因为有了低保补助,我也敢在孩子上学的地方租房了,可以说是低保帮我度过了生活中最困难的时光。

小女儿上幼儿园时,老师体谅我家不容易,一分钱没收;上小学时,国家有“两免一补”政策,孩子也没花啥钱……虽然我的生活很不容易,但我还是很庆幸,国家的很多好政策我都赶上了。

公租房,给我一个安稳的家

2012年前后,东方明珠小区公租房二期建成。我申请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50多平方米,水电气齐全,每月只需交40多元钱,以前这对我来说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我有家了,一个安稳的家,再也不用四处租房了,孩子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再也不用趴在凳子和饭桌上写作业了。

我们刚搬到小区时,小区里只有一条水泥路,两侧都是绿地。后来小区改造升级,人行道又扩宽了,铺上了透水地砖,方便居民行走,并且在固定位置规划了统一的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此外,还在路两侧的行道树下安装了休闲座椅,居民下楼休息纳凉更方便了……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住着也越来越舒心,这都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

2016年,我到社区当了网格员,每月有500多元的收入。去年,我因为年纪大了不再当网格员,但社区有啥事我还是会去帮忙。

如今,小女儿大学毕业了,我除了照顾好大女儿,也没有其他负担了。闲暇时,我种了些蔬菜,除了自己吃之外,其余的都送给左邻右舍和社区困难的老人,也算是我对社会的一点回报吧。我相信苦尽甘来,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