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高考记忆
3上一版  下一版4
 
疫情下为梦想而战
备考冲刺紧张到得“胃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备考冲刺紧张到得“胃病”

 

讲述人:刘志强

年龄:41岁

参加高考时间:2001年、

2002年

单位:鲁山县人民法院

我老家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一个村庄,小时候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我还是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成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

首次高考遭遇失败

最早时,我没把读书当成唯一的出路。记忆中,那时候自己除了上学就是放牛,学习成绩也一般,还和同学们商量好了要去煤矿打工,所以初中毕业后就没想着上高中。结果就在这时,我被县城一所高中录取了。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学习可能是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最佳途径。

2001年7月7日,是我人生第一次高考。自己感觉平时学习成绩还行,所以那次高考对我来说和平时考试没啥两样,无非是考场纪律更严而已。

我家距离县城远,考试期间只能在学校宿舍住,自己完全是“单枪匹马”上了考场。

当时的高考时间共3天。那时候也不知道啥是紧张,考完想得最多的是一本院校录取去哪儿,二本院校如果录取去哪儿,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高考成绩出来后,与我想象的分数相差甚远,连二本都不到。那一刻,我沮丧极了,理想和愿望瞬间化为泡影。

事后我分析原因,觉得还是自己不够努力,没把时间充分用在学习上,在班里成绩还行,殊不知天外有天。

再次赴考终获成功

首次高考失利后,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时,县城一所重点高中的老师找到了我。他们得知我平时学习成绩还行,高考可能没发挥好,让我到他们学校复读。我求之不得,那可是县城最好的高中啊。

复读那一年,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读书、学习,生怕落在人后。距离高考100天大冲刺时,我愈发紧张起来,总想着自己是复读生,班里学习好的学生那么多,生怕到时候考不好没面子。就这样,我的身体出了毛病,走进教室就想吐。起初以为患了胃病,到医院检查也没查出毛病。但吐得越来越厉害,早自习也没法上了。

后来,学校的一次“大放松”才使我“柳暗花明”。

记得高考前半个月,老师说谁想回家可以回家复习,好好休息休息,缓解一下紧张情绪。反正在学校也学不好,我提前回了老家。奇怪的是,回家没几天“胃病”就好了。此时我也明白了,自己原本就没病,全是压力和紧张惹的祸。

2002年7月7日,我第二次参加高考。走进考场时,可能是已经经历过一次,我没感到有多么紧张。

为了让大家能考出好成绩,考试前老师反复交代,考完一科算一科,不再去多想,专心准备下一科,同学之间也不必交流上一科考得如何,更不能因为上一科考的不好影响情绪。大家考完后谁也不吱声,只是拿起书本为下一科考试做准备。直到最后一科考完了,才回过头来总结一下,看总体考得如何。记得那几天该出成绩了,我和一个同学一起拿着各科的答案预估成绩。结果成绩出来后我又有些愕然——比自己预估的少了二三十分。后来发现一道文综题错得让人遗憾,题目是让分析原理,然后选择A、B填空,结果我分析得没错,选填A、B时却填了个颠倒,由此损失10多分。不过幸运的是,我最终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录取,成了村上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中建七局法律事务部工作,后来河南政法部门招录公务员,我报名参加了考试,结果顺利被录取。就这样,2011年9月,在中建七局工作5年多后,我成为鲁山县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

有时候坐下来想想,从那个从小就在家放牛的农村娃,初中毕业后打算外出打工的懵懂少年,到现在的人民法官,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走出大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整理)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