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健康·资讯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生命在爱的奉献中延续
健康问答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军涛:
让生命在爱的奉献中延续

王军涛在平声献血屋测量血压
 

人物名片

姓名:王军涛 献血次数:113次

献血量:32600毫升 点亮生命:点亮163人的生命之光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文/图

今年51岁的王军涛在市区建设路东段的神马尼龙六六盐家属院里卖了十年早餐,他除了是早餐店老板,还是一位坚持无偿献血13年的爱心人士。

衣衫整洁、面容和蔼,7月20日,记者在建设路中段的平声献血屋见到了王军涛。提起献血的经历,他说因为家里的两个病人,才更加坚定了他献血的决心。

2009年3月,王军涛77岁的老母亲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母亲的血小板低、出血止不住,当时血源短缺,家人的血和母亲又匹配不上,家人特别着急。王军涛伤感地说,后来母亲去世了,他深感生命太脆弱,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有一次,王军涛在《平顶山晚报》上看到一篇关于一家三口去献血的报道,便去平声献血屋咨询献血事宜,并于2009年10月2日在平声献血屋捐献了400毫升全血。从那之后,他坚持每半年就到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以下简称血站)捐献一次全血。

2012年8月,血站的工作人员给大家普及献血知识时,讲到捐献血小板可以救更多病情严重的人,于是王军涛当月就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第一次捐献血小板后,我觉得身心舒畅,血液循环变得更好了。”王军涛说。

2016年,王军涛的姐姐做了心脏手术和乳腺癌手术,更加坚定了他献血的决心,“我再次感受到一个家庭面对家人生病时的痛苦和无助,既然献血可以救人,那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从那以后,为了保证每次献血顺利,王军涛更加注重饮食健康,每次献血前都注意饮食清淡。截至目前,他已经捐献155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王军涛的公益行为感染了身边的家人。“军涛总是给我普及献血知识,血站的工作人员也给我说献血不仅能救人,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王军涛的哥哥王红军在他的带动下也加入了献血队伍。王军涛的儿子王朋运说:“我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样,为社会献爱心。”

今年5月疫情期间,王军涛虽然不是党员,但主动加入社区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从下午5点到晚上8点负责小区的巡逻工作,劝导外出的居民早点回家,“社区的工作人员太辛苦了,我也想尽自己的一分力”。

在自己的早餐店,王军涛看到乞讨的人和流浪汉,总是给他们送吃的。他平时骑车带孩子出去,看到路上有树枝,也会停下来让孩子清理后再走。“都是力所能及的事,言传不如身教,我希望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王军涛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