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书香河南·分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书香悠悠幸福长
痴迷读书百事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赵大民
痴迷读书百事通

赵大民在院内读书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有人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说,书是人类最美的陪伴者。”7月17日,在鲁山县张良镇芹菜沟村一农家小院里,捧着书的赵大民说。

从小痴爱读书

赵大民今年54岁,尽管考上过高中,但因贫弃学当了农民。

家里有台半旧收音机,赵大民就收听农业知识、小说连播等。“听书”有缺陷,遇到哪句听不清,也不能反复听,有书读成了他的愿望。

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用卖鸡蛋钱给他订了一份《人民文学》,并让他带着家里的土特产去县城教书的亲戚家借书看,可把赵大民高兴坏了。

“别人赚钱都是用来改善生活,俺爸宁可不吃不喝也要买书读。”赵大民的女儿赵鹏爽说,小时候她不理解,直到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喜欢上读书,才领悟到读书的乐趣。

一次,赵大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便想买一套看看,无奈囊中羞涩。为实现梦想,他白天上山挖药,晚上照着电灯捉蝎子,加上母亲卖鸡蛋的钱,一个月后终于进城把书买到了手。再后来,赵大民经人介绍去鲁山县文化馆借书看。他跑了50公里到文化馆,里面琳琅满目的书把他惊呆了,看看这本、瞅瞅那本,觉得每本都是最好的。

1990年,赵大民到青海一家农场打工,不少工友因气候不适应,没干几天就离开了。农场学校有图书馆,可以随便看书,赵大民因此留了下来。后来临走时,校长又送了他10多本书。

藏书丰富人生

赵大民喜欢的书有两大类,一是农业科技,二是各种文学期刊、报纸和小说名著等。

赵大民在科技知识的帮助下,养起了羊、牛,生活由此得到了改善。“他读书多,是俺这儿的‘百事通’,大家遇啥事都喜欢找他。”赵大民的邻居说。

1984年,赵大民看到《中国少年报》举办征文大赛,便试着写了一篇散文《山神》,结果获得了三等奖。从那时起,他笔耕不辍。1999年-2005年,他连续获得全国性的农民读书征文奖。2014年,在中宣部等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华人文艺作品征集中,他的散文《故乡月,边疆月》获文字类三等奖,并应邀参加央视的颁奖晚会。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赵大民的组诗《长征路上的娘》获《光明日报》举办的诗歌大赛二等奖。赵大民还先后两次受《光明日报》邀请,与诸多作家一起到山西和内蒙古等地采风。

“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有这些人生光环。”赵大民说。

爱读书的人也爱藏书。赵大民重建房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留一间书房,只要手里有余钱,就买书往书柜里添。“现在4个书柜全装满了,连床上堆的也是书,再也不愁没书读了。”赵大民说。

赵大民给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买一本、读一本,争取把每一本书的内容都记在心里。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