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杨树
从晨跑开始
难忘红薯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红薯面

 

◎孙书贤 (河南平顶山)

清早出门,一阵清脆的“红薯面条,纯正的乡村红薯面条”叫卖声让我喜出望外,怀旧的我跑上前去,不惜高价买回一兜。

娘见我带回了红薯面条,笑着说:“好些年没有吃红薯面条了!” 我兴致勃勃地剥了葱,切成葱花,撒上少许盐、生抽、五香粉等调料入味,再配以炒芝麻、花生仁、蒜瓣、十香在蒜臼里捣碎,倒入少许水、香醋、香油调和成汁。锅里倒油,煎了微焦嫩黄的鸡蛋皮,配上碧绿的黄瓜丝。娘笑着说,这顿红薯面条肯定好吃!

黝黑光滑的面条在沸腾的锅里滚三滚,用笊篱捞出来过凉水,倒入备好的调料,舀上一勺芝麻酱和辣椒油,搅拌均匀,色香味俱全的红薯面条上桌了。爹和娘吃得津津有味,直夸我手艺好。炎炎夏日难挡这香辣爽口的红薯面条的诱惑!看着娘脸上的笑容,我的思绪回到了难忘的童年。

那时候,家里细粮少,红薯面是全家人的主粮。秋后,爹和娘把收获的红薯用擦子擦成红薯干,均匀地晒在麦田里,白茫茫的一大片。红薯干不能淋雨,只要天一阴,就全家出动“雨口夺粮”。记忆中,不知道有多少次三更半夜去地里,打着手电筒迎着细密雨点抢拾红薯干。

红薯干磨面前得淘洗干净,拉到磨坊用电磨磨。简单的红薯面,娘可以做出不同的“盛宴”。最常做的是红薯面馒头,热腾腾的馒头黑得发亮,吃着甜津津的。为了给我们打牙祭,娘还会隔三岔五用红薯面炕油馍。还有用红薯面做“蛤蟆蝌蚪”,热水揉面,用刀削成短短的面条,出锅后浇上蒜汁,真像一碗“蝌蚪”,我们吃得不亦乐乎。最让人眼馋的是有客人时,娘会用白面和红薯面揉成外白里黑的面中面,蒸成花卷馍。

日子在岁月静好中流淌,转眼进入了上世纪80年代末,小麦面悄然成了家里的主粮,红薯干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那年春,娘蒸了最后一次红薯面馒头,向艰苦的日子告别,告诫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要惜福。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家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面馒头也不是当年的稀罕物了。相反,玉米糁、红薯面又成了餐桌上的高档美食。有几次去乡下吃饭,发现客人们置鸡鸭鱼肉于不顾,桌上的一盘红薯面条却很快被一扫而光。

前几天,与友人相约去空山洞游玩,遇到一个专门出售红薯面的农家,朋友欣喜不已,把老人家里的一袋子红薯面全买走了,分给相伴的朋友尝鲜,还说要当礼品送给亲戚一些。

回到家,我用朋友送的红薯面炕了三个油馍,看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我就给他讲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借机给他上了一堂“忆苦思甜”课。

儿子满怀好奇地听完,问我:“爸爸,咱以后能经常吃上这红薯面油馍吗?”

儿子的话,让我陷入沉思, 生活需要调剂,再好的风景看惯了就淡了。美味佳肴也不过如此,吃多了也抵不上一碗红薯面条!岁月静好,幸福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