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伯马长有
老书记二三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书记二三事

 

◎李国有(河南平顶山)

每当回到老家河南汝州的纸坊乡东赵落村,看到田间地头那一条条宽敞笔直的马路,就不由想起上世纪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火热场面,在我们村驻村包片的公社党委书记陈朝兴的脸庞更是清晰浮现。

那时的公社干部,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吃住在包片大队。一个常年驻村的党委书记,当然会在当地留下很多佳话、故事。时至今日想起,依然回味无穷,令人感慨万千!

我们都知道,路是走出来的,而走路当然要选最近的道儿,所以自古人们就习惯了抄近路、走斜道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走弓弦儿。所以,我们村与村、村到田的路几乎都是斜的,长短宽窄随意而定。所有地里都有人们贪近走出来的小路。这样,近倒是近了,但后续的土地成方耕种、车辆顺利通行、水渠沿路修建等都很不方便。在陈朝兴的倡导规划和全程领导下,这些千百年形成的老规旧路竟然不到两年就被打破了,先是在我们东赵落村,后是全公社一百多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路直、田方,树成行、渠成网,至今依然是条条大路在。有路在,自然就有希望在,当然更有怀念在!

陈朝兴工作中讲究以身作则,用自身行动率先垂范,感动人、带动人。有段佳话流传至今。有年严冬,村里趁冬闲搞平整土地大会战,陈书记常常第一个到工地。有一个心高气傲的小伙子,不服气总落在陈书记后面,有一天偷偷起了个大早,天不亮就到了工地,对着空旷的野地高声大喊:“今天早上我可赶到陈书记前面了!”话音刚落,只见陈书记手拿铁锨从工棚里迎了出来:“是谁呀?今天也来这么早!”窘得小伙子愣了好一会儿,才不好意思地说:“起个大早还是落在陈书记后面了!”

还有一件我亲历的事。那是个春寒料峭的初春时节,我们村组织全村劳力疏通渠道迎接小麦春灌。那天吃过早饭,几百号劳力浩浩荡荡赶往疏通工地,可看着缓缓流淌但冰凉冰凉的渠水,很多人停下了脚步。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50多岁的陈朝兴坦然无畏地脱掉鞋子,拽去袜子,挽起裤腿,高声说:“来吧,一人一锨把宽,挖完收工。”一瞬间,几百人一字排开,齐刷刷脱鞋、挽裤、下水,那场面、那情景,壮观、震撼,更叫人终生难忘!

当年驻村吃百家饭,要交吃饭钱。书记每天到谁家吃饭由生产队长提前安排好,到家后,如同家人一样,有什么吃什么,吃饭时想到什么聊什么,那种平易、亲切,至今仍让人难忘。但平易归平易,饭钱还是要掏的!每天五角的饭钱,早餐一角五分,晚上一角五分,中午两角,是一定要在吃完饭后放在碗下边的。

50多年过去了,陈朝兴书记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带领大家规划修建的路还在,平整开垦的农田还在,最重要的是低调做官、勤谨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在!相信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众、造福人民的征途上,会更上一层楼!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