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岸萌
本报讯 “总算回家了,赶紧理理头发,不然都能扎起来了!”6月6日,77天转战两省三地支援核酸检测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以下简称总医院)医学检验科PCR(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检验员左晨羲终于到理发店理了发。
3月16日,由总医院医学检验科PCR15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医疗队逆行出征,支援吉林省长春市核酸检测44天;4月29日返回郑州市,5月7日接到紧急解除隔离通知,奔赴许昌市支援;5月16日又紧急支援许昌市长葛市。6月1日,这支医疗队在完成两省三地的核酸检测任务后满载荣誉而归。
医疗队15名队员中仅有3名男生,左晨羲是其中之一。3月18日晚11时许,一批方舱和检测设备从郑州市运送至长春市,总医院医疗队负责4座方舱的建设和一批设备安装,需要自己联系吊车、叉车把这些东西从卡车上卸下来,并自行搬运、安装、调试。41岁的领队路琳君是PCR的组长,当晚她带领所有队员在零下13℃的气温下忙到凌晨5点,稍事休息,7点重新调试设备后就开始了工作。
“一般情况下,进到实验室最低要工作12个小时,如有紧急任务,时间会再延长,甚至一天要进两次实验室。”路琳君说,工作至4月上旬,她和其他两名队员感觉胸闷、胸痛,抽空去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她被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任务重不能休息,我们三人就备上速效救心丸,感觉不舒服就吃几粒,不耽误工作。现在回来了,等过两天就去心内科好好检查一下。”
大家每天穿着防护服、带着橡胶手套,加上工作强度大、休息不好、饮食习惯不一样导致免疫力降低,有五六名队员身上起了湿疹。“开始是痒,后来是疼,穿着防护服也不好抓挠,只能忍着。”检验员李艳说,尤其是手,到后期情况严重的时候,需要先带一层薄膜手套,然后再带橡胶手套,这样才感觉稍微好一些。
核酸检测,接收标本后首先要打开标本瓶子,瓶盖密封紧、标本量大,裴依菲、肖铭、屈梦等检验员每人每天几乎要打开约1800个瓶子,手指头被磨出了血泡,手腕、胳膊、腰部疼痛,不得不贴上止疼膏药继续工作。
刚到长春时,由于水土不服,温静雅等多名队员出现腹泻,好在大家出发前就备了止泻药,进入实验室前无论舒不舒服,大家都先吃一包;队员程晓宁原本定于去年12月13日结婚,因为疫情推迟到今年4月29日,又因这次紧急支援推到5月29日,至今无法举行婚礼;5月8日,张海涛的岳母去世,他正在许昌市支援,虽然离家不远却无法返回;郭姝君家两岁多的孩子得了肺炎,全靠爱人在家照顾……
“我们在长春市44天共完成291.7万管核酸检测任务,单日19.1万管的检测记录,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许昌市、长葛市两地共完成22万管约400余万人次核酸检测任务。”路琳君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如何,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取得家人谅解,能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