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奋斗者 正青春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志恒: 志在电商催生产业链
李垭田: 心系群众谋乡村振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2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垭田: 心系群众谋乡村振兴

李垭田在查看绘制的居民分布图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5月27日,天气闷热。鲁山县辛集乡小河李村大浪河桥上,李垭田与村党支部书记叶壮正在商议该村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看这河水多好,就是河底需要清理,还有村内部分地方需要进一步绿化。”望着眼前的大浪河,李垭田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李垭田今年32岁,去年8月从市政府办公室到鲁山县辛集乡小河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与该村结下不解之缘。

测绘分布图 服务更便民

小河李村位于鲁山县城东约10公里处,全村363户,1425人,其中脱贫户占203户804人。

去年8月驻村后,李垭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测绘小河李村居民分布图,以掌握每一户人家的详细情况。

居民分布图有一张办公桌大小,是李垭田雇人用无人机拍摄绘制的,图上画着不同颜色的方框,方框内填写着村上每一户户主的名字,有的方框内还标有黑色圆圈和红点儿。

“圆圈儿代表脱贫户,浅红色代表空巢老人,黄色代表监测对象,蓝色代表80岁以上老人。”李垭田说,自从有了这张图,他工作起来省心多了,所有村民居住位置一目了然,为平时重点走访、帮扶入户、节日慰问等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图更是发挥了大作用,所有包户党员看一下居民分布图,对自己的责任区域便可一清二楚。

织起“真情网” 实干赢人心

虽然驻村时间不长,李垭田却对村上居民情况了如指掌,村民们对他也是格外热情。

“李书记,到屋里坐吧,喝口水。”5月27日下午,在家门口忙碌的82岁老太张玉梅抬头看到李垭田,热情地说。

张玉梅是村里的老党员,也是村里的脱贫户。李垭田到村里后,经常看望老人家。“他们年龄大了,需要精神和亲情上的呵护。”李垭田说,为让老人开心,去年重阳节,他在单位支持下,买来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对村上所有老人进行了看望。

70多岁的脱贫户叶月利经常胃疼,但怕就医花钱,迟迟不愿治疗。李垭田上门讲解医保常识,讲解国家对脱贫户的优惠政策,并结合身边例子劝说老人尽快就医,老人才放心地去了医院,得到及时治疗。

“后来再去老人家走访,老人拿出花生和橘子非让我带回家吃,热情得不得了。”回忆这些事,李垭田满满的幸福感。

小河李村地势低,一下雨村里就积水。李垭田向单位汇报后,争取资金30万元,于今年春节前后在村里铺设了一条800多米长的管道,解决了村里积水问题。

为进一步改善村内环境,今年3月,经单位协调,600多棵绿化树落户该村。李垭田又自掏腰包1000元,买来格桑花种子撒在村内空闲地上。

李垭田很少回家,今年疫情防控以来,他更是忙前忙后,经常到防控卡点值守。“驻村就是住村,必须把工作做好。”李垭田说。

小河李村没有路灯,村民夜晚出门不便。一个月前,李垭田争取资金,使村子安上了太阳能路灯。

“我的愿望是把小河李村打造成城市化小区,让村民过上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李垭田笑着说,人要为梦想而奋斗,即使哪一天不在这个村了,也不会留下遗憾。

“他为村里没少出力,对村民关怀备至,谁家有困难了更是主动帮忙。”叶壮说,在李垭田和其所在单位帮助下,该村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进。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