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奋斗者 正青春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志恒: 志在电商催生产业链
李垭田: 心系群众谋乡村振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志恒: 志在电商催生产业链

李志恒在公司办公室
 

 □本报记者 吕占伟 文/图

看准电商产业的前景,站在线上经济的风口,一个不会钓鱼的小伙做起了在网上销售渔具的生意。更可贵的是,他还投资建厂,通过“直播带货”催生渔具全链条产业,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洪流中。他就是34岁的石龙区籍青年李志恒,第四届“平顶山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失败不气馁 适时调整方向

“小伙伴们,关注走起来,渔具秒杀马上开始!”5月29日上午,在位于宝丰县城的河南省逆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渔具直播间里,主播们正在热情地推荐渔具产品,公司负责人李志恒坐在旁边盯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与观看直播的粉丝热情互动。

李志恒出生在石龙区高庄街道山高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019年,他在杭州考察学习电商产业后,决定返平创业,当年8月在宝丰县城注册成立了河南省逆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逼自己一把,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万事开头难。李志恒作为创始团队成员,由于没有特色产品和专业人才,加上遭遇疫情等原因,到2020年3月,他的公司赔了近百万元。但他毫不气馁,带领团队人员开展“头脑风暴”,复盘经验教训,奔赴广州、北京求取生意经,最终挺了过来。

“创业不易,甘苦自知。最难的时候,也遭受过白眼和蔑视,家人也不理解。”李志恒说,疫情让合作伙伴线下的渔具批发生意很不景气,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公司直播带货的商品改为渔具,没想到一炮打响,当月进账8万元!这个“流量密码”让李志恒迅速调整方向,将重心转移到渔具市场。

那段时间,李志恒吃住在办公室,不分昼夜选品、联系厂家、谈判、订货,抽空还要盯着直播间,不断优化主播话术、调整运营策略。每播一场后,李志恒还要跟直播团队一起复盘,分析销售数据、流量和排品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公司终于在2020年5月实现收支平衡。

完善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李志恒认识到,直播带货解决了传统销售渠道长、反应慢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把控产品质量、决定产品价格,且受制于厂家,很容易遇到“销路有了,市场有了,供货量卡住脖子”的问题。他几经考察,于2020年12月投资建立宝丰县赵庄镇百源渔具加工厂,通过直播带货催生渔具全链条产业,实现销售向加工的突破。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李志恒已落地宝丰的项目有杨庄镇钓椅厂、张八桥镇缝纫基地、赵庄镇线组、肖旗乡浮标生产加工等。子线钩加工业务在宝丰县13个乡镇开花结果,目前已累计带动就业超5000人。

同时,李志恒带领公司团队,以“万企兴万村”为契机,以乡镇为单位,通过直播间孵化、合伙人机制,为群众提供完善的产品培训、促销方案、一件代发等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电商运营、主播、客服等人员超2000人次,带动就业超1000人,带动返乡人员在平顶山区域内注册创业实体超百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它们不仅帮助公司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更促进了渔具电商产业大发展,为我们企业的个体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李志恒深有感触地说。

“李志恒具备良好的统筹协调、沟通谈判和计划管理能力,正直严谨,富有爱心和责任感。作为一名新时代、新行业、新领域的创业青年,他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主战场,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返乡创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宝丰县政府党组成员、宝丰县渔具电商产业发展服务工作专班组长姚景春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