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致敬劳动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护士挺有价值感
为卖房凌晨发传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酸采样员李雯雯:
做护士挺有价值感

李雯雯(右)为市民核酸采样
 

□本报记者 王春霞 文/图

李雯雯,35岁,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普通护士。4月27日7点半,吃了两片面包后,她从恒大御景半岛小区赶往医院。

提前10分钟到岗,换上工作服,准备好采样的物品,穿戴好全套防护用品,像往常一样,她做好了上班前的准备。

大学毕业进入市一院12年来,李雯雯先后从事过病房管理、儿科护理、院前急救等工作。2021年11月市一院新院区投用后,她又转战新院区,成为一名核酸采样员。

4月27日上午9时许,记者见到李雯雯的时候,她正与另外一名护士在一楼核酸采集点忙碌,面前排着两行长队。

怕上厕所 早餐不敢喝稀粥

“你们是要住院,你是陪护对吧?”听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和随行女士肯定的回答后,李雯雯熟练地拿出棉签,示意女士张嘴进行咽拭子采样。接着,她又为住院的老人采集了咽拭子样本。

之后的一位男士没有采样条码,李雯雯一边提醒他一边为下一位市民采样:“先拿身份证到那边的自助服务台上缴费,打印条码,再来这儿。”“3个小时以后出结果,结果可在楼上自助机上打印。”

采样的工作台比较宽,李雯雯的身子一直保持前倾的状态。样本管分为单采和混采两种,住院病人和陪护需要单采。每个混采管装10个样本,李雯雯需要把10个人的条形码放在一起,用手机拍照留存,方便检测人员核对查找。

“之前需要一个一个手工登记混采人员信息,现在拍照上传,方便多了。”

面前的队伍总不见缩短,李雯雯只能见缝插针地与记者聊上几句:“由于采集部位比较敏感,不少人会恶心干呕,有时甚至会喷出分泌物,所以戴这个面屏很有必要,手套隔一会儿也要换一副。”

“我俩平均每天采样700多份,一个上午4小时,基本没时间休息。”李雯雯说,“早上我们连稀粥都不敢喝,因为怕上厕所。去一次厕所,这身防护用品就浪费了,还得再换一套。”

3月25日,市区全员核酸检测那天,她和另外3个同事一共采样2000人(份),回到家累得瘫在沙发上,胳膊都抬不起来。

做名护士 还挺有价值感的

李雯雯坦言,当初上大学报考护理专业,是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但做这么多年护士下来,她已经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了。

在儿科时,她认真学习,细心观察,苦练扎针本领。发烧、脱水的患儿血管弹性降低,家长又心疼着急,头皮针是最难扎的。每当快速准确地为患儿扎上了针,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就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有一次,她坐2路公交车去姐姐家,碰到一名女乘客晕倒,额头冒汗。她急忙上前施救,先是掐人中,看女子有了反应,就问她一些情况,判断出该女子是低血糖,忙问有人带糖块没有。女子吃下糖块后,慢慢缓过劲儿来。

“能用自己所学帮助别人,特别是得到病人和家属肯定和信任的时候,会觉得做护士还是挺有价值感的。”李雯雯说。

疫情散去 多陪陪父母孩子

李雯雯的儿子9岁,一直跟着奶奶住在老城区上学,每到周末,儿子就会打电话:“妈妈,我作业写完了,你赶快回来吧。”每当此时,她心里就会涌出一丝歉意,可疫情当下,“哪一个医护人员不是舍小家,顾大家?”

“我父母在郑州生活,因为疫情,我们已经连续3年春节没有在一起吃团圆饭了。”说这话时,她眼中满是歉疚。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多陪陪父母和孩子,能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她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