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人生有你 皆是欢喜
塑料管中的花
秋风凉 毛豆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风凉 毛豆香

 

◎梁永刚 (河南平顶山)

乡谚说:黄豆黄,嘴儿忙。实际上,等不到黄豆变黄,豆荚尚在青嫩之时,嘴就闲不住,开始吃毛豆了。所谓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嫩黄豆,其荚扁平,荚上附着一层绒毛。若把黄豆比作人,色绿柔嫩的毛豆应是处在青春期,待到秋风劲,褪去一身青涩葱茏,换上浅黄战袍,往昔圆头憨脑的毛小伙变成英气逼人的豆将军,历经风霜,锋芒不减。

我家老宅在村南头,门前有道水沟,翻过沟,就是一大块庄稼地。地是东边邻村的,很肥实,少说也有百十亩,一路蔓延到村口。可能嫌离家远,耕种不方便,不少人把地租给了我们村的人。当年,祖父也租了邻村一块地,多说也就七八分,每年给人家50斤麦、100斤玉米。这块地离我家很近,正照大门,抬脚就到。从我记事起,祖父一直在地里种杂粮,蚕豆、绿豆、花生、黄豆、豇豆、红薯都种过。不是整块地只种一样作物,而是各样都种些,不图卖钱,吃个新鲜。相比之下,黄豆种得最勤,几乎年年种,也最多,占一半地。黄豆是庄户人家的“人造肉”,换豆腐、磨豆浆、晒酱豆,用的地方多,吃着也好吃。

豫中乡间,多是麦茬黄豆,耩得晚,熟得也晚。白露后,吃毛豆,是农谚,也是经验。豆荚弯如钩月,初长成,青豆粒渐饱满,体丰腴,最适合煮着吃。散学归家,我把书包往床上一撂,抓个荆篮就出门了。那时候的田野真静,除了偶尔从远处飘来几声牛哞,或者乱草丛中响起一曲虫鸣,便是庄稼咯吱咯吱拔节的声响了。我掂着篮子绕过沟,站在田埂上,看一地黄豆在风中摇摆,像碧波在绿海荡漾。祖父是这块庄稼地的大王,统领着这群豆兵豆将,锄地施肥,出力流汗。我是祖父的马前卒,沿着窄窄的地墒沟,穿梭逡巡,看到哪棵豆荚稠,连根带泥拔出来,薅一捆,坐地头,摘完豆荚,连棵抱走。人吃豆,牲口吃豆棵,各得所愿,皆大欢喜。

现摘的新鲜豆荚,回去后还要拾掇一番,拣出豆叶草梗,剪掉两头尖角,沉入水中浸泡。吾乡村妇浸泡毛豆,习惯往水里捏一小撮盐,豆荚上的细毛褪得更净。水泡后的毛豆出落得更加娇嫩,洗时要轻柔,不能使劲搓,外面一层皮破了,豆粒就会散落出来。

乡邻煮毛豆,口味有轻重,佐料不相同。口寡味淡之人,喜欢清水煮,一锅毛豆不放盐,细细品咂味道鲜。淡有淡的好,简单,纯粹,豆香中还带着一丝甘甜。也有人爱吃咸香,放盐多,提味大料也多,煮出来,正宗五香味,一吃停不住。

毛豆就酒,越喝越有。秋雨连绵连阴天,是庄稼人的休息日,天气不冷不热,最适合饮酒。三五农人坐一圈,扯扯闲话,排遣着单调乏味,诉说着稼穑桑麻。酒是三五块钱的便宜货,菜是刚出锅的热毛豆,连盘子都不用装,一人抓两把,搁自己桌前,便是一道时鲜的下酒菜。在高一声低一腔的猜枚声中,大家龇牙咧嘴恣意欢笑。外面是不停歇的潇潇雨声,屋内是叙不完的炽热乡情,一次次抬头仰脖,一盅盅辣酒进肚,末了,剥几个毛豆,放在嘴里嚼,嚼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嚼出了冷暖人生的五味杂陈。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