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一杯开水里的温情
少算一样
那种温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杯开水里的温情

 

◎耿艳菊(北京大兴)

福祥路是小城里干净又人情浓厚的一条街。

街道两旁种着很稠密的槐花树,枝叶茂盛,浓浓的树荫,清风徐徐,凉爽怡人,夏日里消暑乘凉,是不错的选择。

春天,槐花盛开,一条街成了花海,美不胜收,不必远游,只搬一马扎,悠悠闲坐,便可欣赏花之大美。

秋天,天高云淡,温度适宜,风吹树叶,也催树叶,而叶子却淡定宁静,慢悠悠地由绿而黛而黄,在秋风里翩跹舞蹈,然后悠然退出舞台。

冬天也好,这条街向阳,天好的时候,明亮温暖的阳光就是生活的主题,在这里晒晒暖,万象俱静,心思也简静。

一年四季,福祥路都有可说道的风景,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俗气也喜气,带给人幸福和祥和的心境。附近的居民喜欢来这里遛弯闲坐,路过的车辆到这里也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这里热闹而不喧嚣,宁静而不寂静。

这正合了杨老师的气质和心意。他是附近中学的退休老教师,每天都会带上本书来这里坐会儿,看看风景,看看书,悠哉乐哉。有时候,也和熟悉的邻居或朋友闲闲地聊聊生活。

这里除了风景好,还有一个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干净整洁。美好干净的环境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勤劳。柳师傅是负责福祥路的环卫工,黑黑瘦瘦,勤快幽默,做事踏实细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柳师傅认为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他带着一身责任和使命感,从不妄自菲薄,工作起来的比扫自己家院子还认真卖力。同时,他还认为自己很幸运,50岁下岗后还能找到一份工作,一定要尽力完成得尽善尽美。

杨老师认识柳师傅的时候还没退休,却是他人生中灰败的一段日子。他一腔热情,对校长一职势在必得,可后来却失之交臂。心中烦闷的时候,他就出去走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福祥路。

中午的阳光浓烈,一名头戴草帽的环卫工人却顶着烈日在清除花坛里的杂草,那细致认真的样子引起了杨老师的注意。杨老师见他不停地抬手擦汗,就忍不住多说了一句,让他到树荫下歇一会儿。这环卫工却嘿嘿一笑:那不行,我得把杂草清除了,否则影响月季开花,月季开花迟了,影响大家赏花的心情,这可是我的失职了。

这名环卫工就是柳师傅。他的一番话乍一听有些逗乐,可细想下又句句在理。杨老师内心顿时起了一丝敬意。

炎热的天气让人口干舌燥。柳师傅蹲在花坛里忙半天了,却没见他喝口水。杨老师后来发现柳师傅根本没带水,就跑到店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送给他喝。柳师傅起初执拗地推辞着,见杨老师心诚意挚,也就接受了这番好意。

两人自此便认识了。杨老师再来这条街上的时候,柳师傅好远都会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问好,让杨老师觉得分外亲切。柳师傅没有带水的习惯,大热天,不喝水怎么行,杨老师总是会细心地买上一瓶矿泉水送给柳师傅。几次后,柳师傅总说不渴不渴,还回馈给杨老师一包粉条,是他老家的特产。

这之后,杨老师想了个办法,他每次出门时,都会带上一杯温开水送给柳师傅,自家热水瓶里的开水,不值一提。然而,这比矿泉水更让柳师傅感动,硬是把杨老师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认识柳师傅的时间长了,杨老师越觉得柳师傅不简单,文化不高,但做人做事的气度却高。他发现了自己的局限,看到了柳师傅的乐观豁达,渐渐地走出了那段黯淡的心境。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