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刺芽儿和大洪水
暖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心

 

◎赵大民(河南鲁山)

认识平顶山爱心之家西南分会的王京红老师,是在四五年前的冬天。那时,我还在家乡的小学代课。

那个上午,天出着日头,没有风,孩子们在课间蹦跳着,还是冷。王京红老师和她的伙伴们驾车从平顶山寻到学校来。车有导航,但拐了几个弯,还是需要下车问几回老乡,才有了准确的地儿。

她找的学生叫赵相如,是我堂弟的儿子,自然就带着她去见他。相如的妈妈智障,家里的条件不中,王老师和她的伙伴们就是给他送助学金的。“我们把钱交给老师,就是要把钱真正用到孩子的学习上。”王老师边说,边用大眼睛瞅着我们。

“好好学习啊,孩子!”另一位男老师拉着相如说,极像一个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们要留王老师他们在学校吃午饭,她说:“不了,谢谢。吃饭是小事,我们还有好几个地方要跑哩。”她说着,就紧跑向他们的车去了。

后来,我和王老师微信通了话,才知道爱心之家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组织起来的,大家都不富裕,却我捐一点,你捐一点,一点点汇聚起来,去帮助山区的老人和孩子们。他们做这件事已近20年,从未中断。说起她这个会长,王老师笑着说:“俺也是在平顶山给人家打工的。”

今年中伏天里,我正在班上,王老师先给我微信,紧接着又来了电话:“赵老师,我们想去您村里看望一下孤寡、留守老人,还有留守儿童,麻烦您帮忙联系一下吧!”

“中。王老师。谢谢你们。”

“辛苦您了,赵老师。”

“辛苦的是你们。酷暑的天,你们还要跑来。”

“再热再冷都过过,都习惯了。您多费心啊!”她不容我再说客气话,就说“再见”了。

我们村有8个小组,散在这个沟那个坳里,虽是水泥路,也不好走。王老师和她的伙伴们第一次进村来走访,竟有两个老师分别带着她们正读高中的女儿和儿子。我说:“王老师,天太热,上山下岭的,叫他们别跑了。”王老师和那两个老师都笑了,同声说:“没事儿,他们也习惯了。”

“习惯了?”我有点吃惊,他们都是年纪不大的孩子啊!

“一到暑假,他们就跟着我们上山下乡了。”

“就是,不让来,还不中。”

果然,上山时,他们就紧跟在我的身后,每到一家,就忙着记笔记、拍照,连一口水也不喝。“俺孩儿不得劲哩,要不是也跑来了。”王老师说。

八一前夕,王老师带着她的爱心团队来了,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捐赠物品的不仅有爱心人士,更多的是退伍军人。他们退伍不退志,到山区慰问老人、看望孩子这件事,已经连续做十几年了。

毛成龙老师一个人驾车从宝丰赶了过来,一直开到山的尽头,一打听,开过了。倒回来时,我见到了他,我刚开口说“对不起”,话就被他打住了,“没事儿,是我来早了。他们从平顶山一会儿赶过来。”我叫他“毛老师”,他马上说:“我不是老师,一个老兵。”说到“老兵”时,他声音大了些。其实,他应该还不到30岁。

白老师比毛老师大一点,他说:“赵老师,咱坐下来说几句话。咱河南郑州、新乡等地发洪水了,我的一些战友就去那里抗洪了,我们也可想去啊!他们说这也可关紧,所以就派我们几个过来了。我们就是一帮老兵,也都是一大家子,也都有杂七杂八的事,也没啥钱,没大的能力。但我们做不来大的,能做小的,多多少少给老人和孩子们尽点心。这件事我们做十来年了,我们会年年做下去。”他说得干脆利落,说得真诚真切,他和战友们时时刻刻就想着自己是一个“老兵”。

满载慰问品和学习用品的车来了,争先恐后搬东西的是几个孩子,有一个男孩十五六岁的模样,另一个也就十一二岁,连白老师八九岁的女儿也在那里跑着。临近中午,他们没有留在这里吃饭。跟王老师道别时,才知道那两个少年,大的是她的儿子,小的是她的侄子。

我和白老师握手时,那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忽闪着大眼看着我们。白老师说:“叫伯伯!”

“伯伯!”她脆脆地叫着,黑黑的发却湿得粘在额头上。那一刻,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