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劳动节 奋斗者的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18年来零事故零投诉
她是儿子眼中“言而无信”的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王晓琼:
她是儿子眼中“言而无信”的妈

4月29日,王晓琼在病房里查看医疗仪器,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本报记者 杨岸萌/文 李英平/图

5点50分起床,7点半到单位查房,8点左右赶到门诊坐诊……每周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医师王晓琼都会按照这个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家务和工作。

长发披肩,身材娇小,4月28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王晓琼,未语先笑、柔声细语,很难想象体重不足50公斤的她穿着15公斤重的铅衣做手术的样子。

风雨兼程人间值得

2006年,王晓琼毕业于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之后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工作。2017年,王晓琼成为他们科室的一名介入女医师。在这个科室,冠脉介入手术最多,手术过程中因有辐射要穿铅衣。

“当时我已经生完二胎,哺乳期也过了,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王晓琼说,之后,她更加忙碌。手术到凌晨四五点,稍作休息后继续值白班,不刷牙不洗脸去查房是常有的事;短袖长裙式的铅衣只覆盖身体重点部位,挡不住的鬓角,头发掉了又长……

两个多月前,王晓琼值夜班,一晚收治6位病人。仅是给一位70多岁的心梗患者做心肺复苏,就电击除颤13次,患者恢复意识后,她才发现自己浑身是汗:“努力没白费,患者很快脱离危险,术后愈合也很好。患者的康复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我们忙也心甘,累也快乐。”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拔尖人才……每份荣誉背后,都饱含着王晓琼潜心工作、不辞劳累的汗水。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王晓琼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于患者。

“言而无信”的妈妈

王晓琼的大儿子8岁,三年前,她曾经答应儿子带他去长隆野生动物园,这个承诺至今仍没有兑现。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王晓琼需要值一个白班、一个晚班,其他的安排还未定,所以她无法确定这个假期是否有时间。

“妈妈,你答应我的事情又没有做到。”“妈妈,我这道题还没做完,你等我做完作业再走不行吗?”“等你回来再辅导我,都到明天早上了!”“妈妈,你爱工作胜过爱我。”

想起儿子说的这些话,王晓琼哽咽了:“心里很愧疚。”

为了方便让父母照顾儿子,王晓琼让儿子到光明路小学就读,这里离父母家近,方便他们照顾。

2019年冬一个下雪天,王晓琼的父母有事中午不能接外孙,一早就跟她说让她接。“我不放心,中午12点多回到家,外孙衣服鞋子都湿了,在门口等。”王晓琼的父亲说,当时他都火大了,立即给女儿打电话把她臭骂了一顿。“她事业心重,待病人如亲人,却常因为工作忘记照顾孩子,所以骂她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她有现在的成就,我们也很骄傲。”

见缝插针学习不停

潜心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中午、晚上做不成饭,王晓琼就每天早起给家人做饭,同时看会儿书、听听音频。这些年,她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

“工作两年多时,非要考研,当时她每天学习到凌晨,白天继续上班,很努力,后来考上了公费研究生。”王晓琼的父亲说,女儿就是爱学习,平时在家没事就看专业书。

“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学习是不行的。”王晓琼说。

马上要40岁了,对于未来,王晓琼想得很简单:继续学习,不断进步,用更专业的技术为病人服务,减少他们的病痛;如果可以,想继续深造,最好是能拿到博士学位;在工作之外,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希望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家人身体健康,一家人和和睦睦。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