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诗的宣言
慈母飞针缝夜曲
小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母飞针缝夜曲

 

◎曾海波(湖北云梦)

手工纳鞋底是个功夫活儿,非常辛苦。母亲在家也好,串门也好,都是边说话,边纳鞋底。别看是一双小小的鞋底,光原料和工具就要好几样:旧布、糨糊、鞋样、剪刀、锥子、夹子和顶针箍等。

初冬农事稍闲,母亲开始着手准备鞋底和鞋帮了。她把家里不能穿的旧衣服拆成布片,清洗干净,晒干后,便开始“打糨糊”。锅里放水烧开,一边将面粉倒入锅里,一边用筷子搅动,面糊逐渐变黏稠后,糨糊就“打”好了。

母亲把事先拆下的门板平放在木凳上,在门面上涂满糨糊,然后从洗干净的布片里挑出一些比较大的、厚实的,像拼图一样贴到门面上。布糊完一层再糊一层,纳鞋底的布要糊三层,做鞋帮的布糊五层。糊好布后,母亲将门板竖起放到阳光下暴晒。一两天后,糊好的这些“锅巴壳子”四周裂起,就可以揭起来剪鞋底和鞋帮了。

母亲拿剪刀沿着做鞋的模子边“咯吱咯吱”地剪下,得剪两三层,再仔细地修剪掉那些略微凸出的部分,然后每一层都用白布剪成的斜条裹上边。最上面的那层先在上面平整地贴两至三层碎布,再包一层新白布,最后把五六层叠在一起,用针线在中间和四周固定住。这样,布鞋的鞋底就剪好了。

粘鞋底,要把按照尺码剪好的棉布粘在一起。得用米粉熬成的糊糊粘,选择做几层就粘几层,粘好后晾干。待干透后,再用针线把鞋底鞋面缝合起来。

下一步是制作鞋帮,母亲从柜子里精心挑选出黑的、红的、蓝的灯芯绒布料,比着刻好的鞋帮,剪下布鞋面子。布鞋帮里层用深色布贴上,鞋面蒙上崭新的灯芯绒布,然后用针线一针针绞边。这样,布鞋帮就做好了。

纳鞋底的时候,母亲会把麻丝捻成小线条,剪成一条条的,穿针的地方再搓成细细的小捻头,这样就能穿过针孔。只见母亲左手拿着布鞋底,右手拿着大号针,中指上戴着个顶针,身子微微前倾。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针用力扎入鞋底,有时即便用了好大的力也扎不穿,这时母亲会熟练地用顶针顶一下针尾,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合力把针拔出,有时还会用牙齿咬住针,用力拔出针线。每隔一段时间母亲会停下来,把针在头发上来回蹭几下,说是光滑好走针,现在我知道这是为了减小针尖摩擦力。

鞋帮是黑布滚边的松紧口式或半船式,多以黑色、藏蓝色卡其布和灯芯绒布制作,鞋底则是母亲用五层各色细布粘成。母亲把鞋底与鞋帮前后用针线钉起,然后顺着鞋后跟开始走针。母亲戴上顶针,用锥子在鞋底穿上许多小孔,有时鞋底很硬、很难戳得透,母亲会拿一个类似老虎钳子的夹子把针夹住拉过来。沿着锥好的孔,用针线再穿一遍,针线在母亲的手中来回穿梭。她还用特殊的工具把缝好的部位压一压,放上几天,又用鞋弓子(木头做的)把鞋子撑起来,一双布鞋就这样完成了。

在灯光下,我常常看见母亲左手拿着鞋,右手拿着针锥,先用针锥扎一针拔出来,再将针线顺着扎出的针孔穿过去,用劲一拉,如此反复,这种印象,已成为我脑海里慈母挥之不去的剪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