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龙王沟的蝶变
天使逆向而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王沟的蝶变

 

□张海博(河南平顶山)

初春时节,走进宝丰县龙王沟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樱花树。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一簇簇粉红色的花朵格外鲜艳,与各种形状的彩灯相映成趣。

随心而行,一座座楼房笔直挺立,一间间民宿整洁雅致,一朵朵路旁花姹紫嫣红。大人在村庄里悠闲散步,小朋友在广场上快乐玩耍。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次第开放,虽比不上桃花的浪漫、牡丹的雍容,却最能抚慰人心。

随着油菜花的盛开,到龙王沟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骑上观光小单车,绕着整个示范区欣赏各个景点,有的登上观景塔欣赏万亩油菜花海。逛累了可以到村内的老茶馆休息,喝上一杯浓郁芳香的绿茶,悠闲自若地和好友畅谈未来,饿了可以到老面馆吃上一碗老式红薯面条,还可以到古法榨油坊欣赏非遗表演,感受老一辈人的辛勤劳作。

然而,以前这里并不像现在这样美丽、有趣。听村民们说,以前村里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务工,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儿童,村里除了田地,什么也没有。房子也是矮小的土坯房,好一点的就是砖瓦房。

近年来,宝丰县委、县政府打破行政区划,推动多村“抱团发展”,成立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展现醉美龙泉寺、画里王堂、乡愁杨沟的“乡土味”,配好增加农民收入、抓大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打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态牌”,紧紧围绕“五大振兴”,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龙王沟示范区采取土地经营权入股、以每亩500元保底分红的模式,流转土地6000余亩,打造高标准农田,集中种植优质油菜、油葵,依托示范区万亩油菜、油葵种植,建设榨油厂,拓展产业链条,油料作物加工生产成食用油。群众入股—公司专业化管理—效益分红,这种投资、发展模式让农民变身为股民,扩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2月,示范区组织村民在广场举行分红仪式,以每亩地一壶油的标准为村民发放分红,“我流转了5亩地,分了5壶油。这次分红让俺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坚定了我继续流转土地的信心,相信随着龙王沟的发展,俺家能有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好的生活!”村民吕春玲这样说。

同时,示范区搭建平台,带领村集体和群众打造非遗文化,推出系列农副产品,让有想法、有梦想、有才华的人在这里可以施展才华。今年70岁的范宝忠是一名老军人、老党员,曾经接触过古法榨油,年轻时因生活所迫放弃了这门手艺,如今随着脱贫攻坚的结束和乡村振兴的到来,他主动找到村里,想重拾旧业,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现在,他在村里的老油坊工作,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他说,现在人们生活都提高了,不想让老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到此就结束了,得让它传承下去。

示范区还从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入手,多举措引进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张本义就是其中一位。今年58岁的张本义曾是一位二级厨师,一直在外地做小吃生意,去年10月,村党支书找到他,希望他回到家乡。他果断交接手中的生意,一周以后来到龙王沟示范区老食堂,开启自己的二次创业。

“我们的生活很惬意,城里人都羡慕得很。”乡村振兴的实施,让龙王沟的村民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变化。出行便利,环境整洁,居住换新,人们惊喜地发现,龙王沟更有趣、更有魅力,也更有活力了:民居、民宿、产业、文化、古迹、自然……种种元素和谐共融,纵情此间,乐不思蜀。

人们改变着龙王沟,龙王沟也改变着这里的居民,党员群众勠力同心,未来会更美好。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