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第二十一个记者节|抗疫·脱贫攻坚我们在现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难忘,那些泪目的瞬间
脚上沾泥土,作品有温度
让地头田间无缝衔接字里行间
讲述好故事,记录感动瞬间
唯有真情最感人
在喜悦和感动中奔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上沾泥土,作品有温度

昨天,邢晓蕊(左一)在湛河区河滨街道潘庄村张学周的果园里采访。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作为新闻工作者,用什么样的行动和文字来记录时代强音,见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节点?唯有一线的“四力”采访,才是书写使命的最好答案。记者们赴乡村、进田间,记录鹰城人民为幸福奋斗的故事,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劲,为群众奔小康喝彩。

到基层采访,难题常不期而遇。采访脱贫典型平书景时,老人不善言辞,只呵呵地笑,采访难以继续。“我们下地吧。”我执意跟老人到田里查看麦子长势,到山坡上看成片的花椒树。一路走着,脚上、裤腿上沾满了泥,一双小白鞋彻底报废了。不过,老人的话匣子总算打开了,他讲从前挑水吃的艰难,讲驻村干部对群众无私的帮助,讲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采访很扎实,文章写起来十分顺手。

身为记者,从没觉得自己的职业有多么光彩,因为光彩的只是新闻本身。每次接到采访任务,我总心怀忐忑,怕辱了使命,亵渎了新闻的神圣。

每次到一线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琢磨采访提纲,提前做些功课必不可少。想采写鲜活的一线故事,就得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唯有用真心、真情去打动。从采访对象的角度去考虑,从对方的处境去思量,从对方的生活中找话题,从聊天中撷取感人的细节和瞬间,碰撞灵感的火花。从采访到写作,个中艰辛,难以细说。文章不成,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苦恼,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切身感受。

每次到一线采访,看到村民努力奋斗的样子,我总莫名感动。年过六旬的平书景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带领村民开山垦荒种花椒,用现代“愚公”精神痛击贫困;叶县叶邑镇段庄村的贫困户焦双志在回乡创业大学生郭晓鹏的带动下种红梨,一股劲儿地想把果园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园……我还遇到了一个个忠于职守的扶贫干部,他们为帮助村民脱贫,硬是把自己逼成了种植或养殖专家。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作品就会带有多少泥土的芬芳。”好的新闻作品是用脚丈量出来的。我一路采访一路体验,努力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努力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只觉受益匪浅。 (邢晓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