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腔带韵坠弦响 传承曲艺声名扬
深情付与坠子戏 坚守梦想育桃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双锁:
开腔带韵坠弦响 传承曲艺声名扬

乔双锁在自家院里练习表演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河南坠子,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清秀的表演带上诙谐韵味的戏词,深受群众喜爱。鲁山县辛集乡西羊石村59岁的乔双锁,把这门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艺40余年,乔双锁给无数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自己也乐在其中。9月20日,沐浴着秋天的阳光,乔双锁讲述了他与河南坠子的故事。

爱上河南坠子

乔双锁上小学五年级那年,村里来了说唱团。他观看了演出,结果被深深吸引。

“那晚唱的是河南坠子,真叫人如痴如醉。”乔双锁回忆,说唱团是县文化馆组织成立的,只有两三个人表演,却吸引全村人观看,唱了两个晚上。

此后,乔双锁总是把学来的词独自默唱。没有简板,就用手比画,还由此学会了用指头发声,两指随手一捏便会发声。

与乔双锁同村的张金峰是个木匠,乔双锁就让他给自己做了副简板,放学后到村子附近的一个河沟里唱。

乔双锁记性很好,几乎过目不忘,一篇课文读上三遍即能背诵。上学以来,语文成绩经常第一名。但自从爱上河南坠子后,拜师学戏成了他的最大梦想。

“那时候家人都不支持,可我除了学戏啥也不想干。”乔双锁说,家人拗不过他,初中上完后把他带到艺人李国兴家拜师学艺。

李国兴是磙子营乡有名的拉弦高手,经常外出演出。因为有天赋,乔双锁进步很快,时间不长便学会了《小八义》《呼延庆打擂》《拳打镇关西》《血海深仇》等曲目。

试演一鸣惊人

是演员总有登台的时候。17岁那年,李国兴带着乔双锁与另一个艺人在张官营镇耿堂村演出。趁休息的空隙,乔双锁试唱了一段《血海深仇》,观众热烈鼓掌。

由于乔双锁唱腔细腻,吐字清晰,表情生动,观众便指名让他一个人唱,并要续戏3天。为缓解当时的尴尬局面,乔双锁就说自己只会唱这一部戏。观众说一部戏也中,让他从头重唱。从那时起,再下乡唱戏时,乔双锁成了老师唯一的搭档。

1979年5月1日,乔双锁被招进了鲁山县曲艺队,到各村巡回演出。1982年7月,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刘桂芝到曲艺队授课,乔双锁遂拜刘桂芝为师。

“他对曲艺不仅是爱好,更是一种执着。”鲁山县作协主席叶剑秀说,无论演技、唱腔、表情,乔双锁都做得非常到位,打起简板更是韵味十足,令人叫绝。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曾经很火的乡村说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乔双锁所在的曲艺队也面临困境。

录制音像扬名

2004年,河南一家音像公司找到乔双锁,让他帮助录制音像制品,时间为一年,每月不仅有3000元工资,还有提成,这让乔双锁名气更大了,无论走到哪里,录音机里有声、影碟机里有影。后来乔双锁与安徽一家影像公司也签了约,不仅有了丰厚收入,名声更是越传越远。

在乔双锁家柜子里,至今保存着很多剧本。“这些剧本都是我自己创作的。”乔双锁说,创作剧本很不容易,有时候一连坐几个小时,有些剧本比如《致富楷模》《驻村传奇》《调解标兵》,还得实地进行采访。

“也幸亏他爱唱戏,否则不知道身体现在是啥样哩。”乔双锁的妻子说,2016年,丈夫在河南电视台录制完节目回家后突发脑梗。当时医生说,即使以后恢复得再好,也可能无法再唱。但乔双锁不想放弃,一直在病床上坚持锻炼,结果身体恢复得很好。

一周前,乔双锁接到了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和鲁山县2020年“庆丰收·奔小康”农民丰收节邀请,让其届时前往参加表演。

“只要有舞台,我就高兴。”乔双锁说,患病以来虽然记忆力下降很多,但登上舞台毛病就没了。

马街书会“计生杯”大赛白金奖、首届农民艺术节比赛一等奖、河南(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金奖、首届河南坠子大会一等奖……数十年来,乔双锁给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荣誉,被河南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大师)资格认证委员会授予“河南省民间表演艺术家”称号。2011年12月,乔双锁被评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河南坠子”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2月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现任鲁山县曲艺家协会主席。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