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郭自强:大萝卜变身“金娃娃”
刘艳慧:无花果结出“致富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9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艳慧:无花果结出“致富果”

刘艳慧在查看无花果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杨岸萌 文/图

“在不在果园?给我摘4篮无花果,我一会儿过去拿。”9月4日下午3时许,在建设路与许南路交叉口附近的平顶山汇沐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无花果园内,公司合伙人、主要负责销售的刘艳慧的电话不时响起,有不少人预订购买无花果。

无花果园2016年初开建,目前有近50亩、5500余棵无花果树,亩产2000余斤(1斤=500克)。随着产量日增,除了销售新鲜果子,该公司今年购置了烘干设备,开始制作无花果干。

打工妹变身创业合伙人

2006年,叶县廉村镇18岁的刘艳慧因身体原因高中肄业,随着打工大军南下深圳。5年时间,她从流水线女工做到生产主管,最多时同时管理六七条流水线、约三四百名工人。23岁时,家人开始催婚,刘艳慧就在市区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找了工作,2014年前后,她从店员做到了公司主管,管理全市12家店面。

2015年,刘艳慧辞职创业,与两个朋友合伙,在卫东区蒲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街道所属的辛南村承包了50多亩土地。“因为承包的土地离市区近,我们最开始想做观光、采摘果园。”刘艳慧说,经过考察和市场调研,不想种植司空见惯的草莓、葡萄等果树,考虑到无花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又具有防癌抗癌、降脂降压、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于是决定种植无花果。

刘艳慧等合伙人刚开始时遇到不少难题,其中种植技术是最大的拦路虎:“果树种不活,树枝不知如何修剪,果子结不好……这些问题让我们焦头烂额,还好是合伙创业,有困难大家一起商量。相关部门也给我们安排科技员上门服务,慢慢地就挺过来了。”

2016年,新种的无花果树当年就挂果,但果子味道不是很好;2017年,果园正式开园,采摘从8月持续至11月,基本能满足客户需求;2018年、2019年,无花果产量逐渐增大,除了采摘,一部分销往市区市场,一部分线上销往全国各地。因为在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林科普宣传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今年,无花果园被平顶山市科协评为卫东区唯一一家“2020-2024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并获评“平顶山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让附近乡邻有活儿干

9月4日下午4时许,太阳西移。长裤、长袖、帽子、口罩、手套,6名采摘工穿戴整齐后进入无花果园。不一会儿,一篮篮新摘的无花果被送了出来。

种植、除草、浇灌、修剪、采摘……在无花果园内,常年有活儿。“种植业劳动密集,需要很多劳动力。”刘艳慧的合伙人庞鸽说,忙碌时需要数十人工作,日常采摘也需要五六人,这些基本都是周边村民。

叶县洪庄杨镇洛北村54岁的村民孙亚梅,从无花果园开始种树起,就在这里干活,算是找到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她丈夫六七年前患了脑梗,身体不便,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女。“孩子爸爸生病时,俩孩子都还在上初中,吃药、上学都需要花钱。”孙亚梅说,家里离不开人,只能在附近找活干。从家到果园,骑电车需要一个多小时,根据干活强度,每天可以拿到60元至100元不等的报酬。靠着这些收入,孙亚梅把孩子们送进了大学:“现在都快毕业了,他们毕业后我就能轻松一点了。”

新鲜的无花果很难长时间保存,今年初,公司通过高新区人力资源管理局向市创业担保贷款中心申请了创业贷款,购置了烘干设备。烘干后的无花果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更好地在线上销售。树上有果子,树下养鸡鹅,现场采摘,线上线下鲜果销售,无花果园逐步向多元发展,更有无花果茶、饮料、果酒、果醋等深加工计划。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