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薛红勋:下岗后,多元种植办农场
董晓柯:退伍后,种粮养猪建果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董晓柯:退伍后,种粮养猪建果园

董晓柯(右)在指导村民李英去掉坏的葡萄
 

□本报记者 王辉 文/图

8月31日下午,在叶县水寨乡桃奉村西一个葡萄园里,村民李英用剪刀剪开一个绿色包装袋,一串晶莹剔透形如绿宝石一般的葡萄呈现在眼前。李英和其他村民要在成串的葡萄中剔除个别腐烂变质或成色较差的葡萄,以确保收获后的葡萄能卖个好价钱。

其间,葡萄园的主人董晓柯一边观察葡萄生长情况,一边提醒李英等人注意方法。望着丰收在望的葡萄园,董晓柯高兴地说:“今年一亩地的葡萄估计能卖6000多块钱。”

种粮养猪 奔向小康

今年35岁的董晓柯,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做事干练。2002年,17岁的董晓柯应征入伍,退伍后在外地干过工程,在学校从事过管理工作。2012年,为了照顾母亲,董晓柯决定返乡当农民。第二年春天,他同两个好友一起费尽周折流转了村里400多亩土地种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了让有限的土地生金,他与合伙人还先后试种了土豆、西瓜与白术等经济作物,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其间,他试种的几十亩水果玉米收效不错,一亩地可挣1500元到2000元。然而没想到的是,当年一个玉米收购商赊购了数十吨玉米后,玩起了人间蒸发,12万元的货款成了泡影。董晓柯与合伙人多方追讨但无果。

“花钱买教训吧,地该种还得种。”董晓柯没有失去信心,依然坚持在土地上做文章。2013年初,董晓柯与村民王晓刚、蒋印共同成立了叶县丰收金土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董晓柯依靠种子与科学管理的优势,使小麦亩产达到1100多斤(1斤=500克),比其他农户一亩地多产200斤至300斤小麦。一年夏秋两季,他靠种植粮食可获得20多万元。

2017年底,董晓柯又投资120万元在村里建起一个养猪场,内设两个猪舍,一栋猪舍可养猪1000头。猪场的设计、猪崽、饲料供应和技术指导以及成猪收购均由一家公司承担,该项目在当地俗称“千头线”工程。

据悉,“千头线”工程是由我市推出的一项畜牧养殖扶贫产业模式,就董晓柯的养猪场而言,建一栋猪舍每年出栏成品猪1000头,可以享受叶县畜牧局的项目奖补资金20万元,但在三年内,需要帮扶1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2000元。

董晓柯说,从建场第二年起,猪场一年可赢利60万元至70万元。桃奉村的宋民甫等2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获利2000元。贫困户在养猪场务工时,工资另算。

多措并举 惠及乡邻

今年54岁的宋民甫说,他有一个8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全家三口人。前几年,为了给母亲治病花了十几万元,导致家庭贫困,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前年起,董晓柯的养猪场每年给他家分红,他还经常到董晓柯的葡萄园和承包地里干活,一天挣50元,现在已经脱贫了。

“经常在葡萄园务工的村民有十多个,活儿多时有上百人。”董晓柯说,“有时葡萄园和庄稼地里忙,一天光发工资就需要1万多元。”今年6月初,他又创办了一个肉兔养殖场,带动桃奉村七八户村民一起养兔子,预计两个月后即可产生经济效益。

肉兔养殖场负责人冯延兵说,平时,他会对这些养兔的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向他们介绍防疫等养护知识,待兔子长成后,养殖场可以统一外销。

叶县水寨乡党委副书记谢晓峰介绍,近几年来,董晓柯在村里流转几百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同时,还种植葡萄、养猪养兔,带动了村里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共计20多人增收致富。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