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海涛:因地制宜做粉丝
李占卿:绿壳鸡蛋论个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海涛:因地制宜做粉丝

关海涛准备和粉做米粉丝
 

□本报记者 杨岸萌

实习生 陈夏烨 文/图

16岁时,他是为了生计干苦力的打工仔;46岁时,他是米粉丝厂的老板……30年间,他靠着吃苦耐劳奔向小康的同时,也给乡亲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他就是湛河区曹镇乡关庄村湛河区海涛恒信米粉丝厂的老板关海涛。8月19日上午,46岁的关海涛将50袋米粉丝搬到车上,打算一会儿去鲁山、宝丰送货。

靠着豆芽赚了钱

关海涛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16岁初中毕业后,他就在附近村的砖瓦窑厂干活,拉架子车搬砖,干杂工。在窑厂干了半年之后,关海涛借钱和朋友合伙买了辆拖拉机,开始搞运输,给人送砖瓦。

“最远的送到鲁山瓦屋红石崖村,村里人过来找我们,一开始都不说地方,让我们跟着他们走。当时都是石头窄路,高低起伏,一面山一面崖,车走到半路上不去了,买主就喊村里人帮忙卸车,徒手将砖瓦搬上山。”想起当时的情形,关海涛连连感叹。

两三年后,关海涛想学门手艺,“毕竟有真本事才能走得远”。当时冬天也没啥新鲜蔬菜,所以反季豆芽卖得俏,关海涛的姑姑家就是做这门生意的,他就过去跟着学,学成后自立门户,开始生豆芽卖豆芽。

1996年,关海涛经人介绍认识了妻子堵娜。“当时俺家里人都不同意,嫌他家里穷。但我觉得他人好,老实能干,所以就嫁了。”堵娜说,刚结婚时家里啥都没有,俩人借了四千块钱扩大规模生豆芽。“那时候天不亮就要赶集卖豆芽,晚上忙到快十二点才能睡。”

慢慢地,夫妻二人还清欠款,后来靠着旺季生豆芽,淡季卖种子养鱼,手里渐渐有了积蓄,2004年,他们成了村里第一户盖起二层楼的人家。

诚信经营粉丝厂

2005年左右,随着蔬菜大棚的兴起,反季蔬菜增多,豆芽销量骤减。与此同时,依托曹镇乡种植大米的优势,周围不少人做起了米粉丝,关海涛也决定转行。

跟着亲戚和村里人学习,买来米粉丝机、粉碎机、和面机,请来有经验的老师傅……关海涛做了一年的准备,“既然想做,就要做好,不能打没把握的仗”。

米粉丝需要晾晒,头一天做出来的必须在天亮之前全部洗完进行晾晒,所以他们每天早上不到4点就起床开始工作。除了雨雪天气,夫妻俩坚持做了十几年的米粉丝。

2009年,因为技术改良,周围的米粉丝作坊有一半关了门,关海涛家的米粉丝因为有销路,在危机中存活了下来。

厂子平稳发展,为了运输方便,关海涛先后花30多万元买了三辆车。2016年,关海涛盖起了两层新厂房,楼顶做晾厂,楼里当储藏室,还有装了空调暖气的恒温室,用来给米粉丝去黏去湿,每天产量1200公斤左右。

“依靠现在的设备和晾晒场地,我们每天最多时可以生产2500公斤米粉丝,但是为了稳妥,也因为资金不充裕,一直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关海涛说,不过让他高兴的是,他8月初申请的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经市创业担保贷款中心审批,已经拿到手了,有了这笔钱,提高产量指日可待。

带领大家共致富

做米粉丝不是一个人的活儿,从一开始,关海涛就请附近家庭经济困难的村民来帮忙。“最开始用了俩仨人,现在厂里有四个干活的。”堵娜说,如果之后扩大生产,还需要更多的人。

厂房二楼,陈广平和其他三个工人正准备下班。今年60岁的陈广平是附近陈庄村人,和80多岁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老母亲一起生活。

“这儿离我家很近,活儿也不是很累。一年能挣个两万多块钱,挺好的。每天早晨四点多来厂子里打面,到中午干完活就能回家。这样我跟我弟能轮流照顾俺娘,不耽误事。”陈广平说,他在厂里干了两年了,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在这儿干下去。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