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书岐:大胆转行回乡养红牛
朱长军:大棚香菇撑起致富伞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长军:大棚香菇撑起致富伞

朱长军在大棚内采摘香菇
 

口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8月4日,鲁山县观音寺乡西桐树庄村村前荡泽河畔,6个香菇大棚一字排开,十分醒目。双层网隔着的大棚内凉风习习,与室外温度形成了明显温差。棚内钢架上,一个个香菇棒平整有序地摆放着,上面的香菇有的撑开了伞盖,有的刚露出头。工人们有的在棚内摘香菇,有的忙着给客户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大棚外,38岁的朱长军一边手持账本,一边拿着计算器,记录着每一笔即将出售的香菇。

“朱经理,咱是老客户了,该优惠还得优惠啊。”来自郑州市的香菇商何先生一边帮助装车,一边笑着说。

从小渴望当老板

朱长军是西桐树庄村村民,家住荡泽河畔不远处的半山腰中。受地域限制,儿时的他没少受穷。为改变贫困面貌,朱长军中学时代就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将来一定要当老板。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朱长军一直努力着。中学毕业后,他开始外出打工。在外摸爬滚打了数年后,朱长军在郑州与别人一起开办了一家劳务公司,专门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

“我一直认为,无论做什么都要靠信誉,信誉好了,生意就好了。”朱长军说,随着生意逐渐变好,他在湖南长沙又开办了一家劳务公司,然后带着组建的劳务大军奔赴各个地方,解决企业用人难题,也给身边亲朋好友铺就了就业路。后来,朋友告诉他,现在农村政策好,特别对返乡创业者,政府给予很大支持,建议朱长军返乡创业。他没有直接回答,但返乡创业的念头一直在脑海中萦绕。

在家实现创业梦

今年春节,朱长军回到老家过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他“留”在了家里。

“有时候想想这就是天意。”朱长军说,在家防疫的日子里,儿时的伙伴儿找他玩,建议他回乡种植香菇。西桐树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杰告诉朱长军,在家创业只要与扶贫结合,带领村民致富,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朱长军听得心里痒痒的,立即联系了好友霍建相。

霍建相是驻马店市泌阳县人,有着多年的香菇种植经验。霍建相对朱长军回乡创业的想法表示赞同。于是,说干就干,朱长军在荡泽河畔流转土地150余亩,注册成立了平顶山三悦农业有限公司,首期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了6个冷热不怕、一年四季都可出菇的双膜香菇大棚,迈开了返乡创业的第一步。

大棚香菇生长快,摆放菌棒后不到俩月就能产出香菇。之后,朱长军跑市场、联系客户,市场销售一帆风顺。

政策扶持信心足

种香菇是个赶忙活儿,特别是出菇时,用工量特别大。如此一来,村上的闲散劳力发挥了作用,朱长军将他们全都召集过来,一天工作8小时,男工70元,女工60元。

“在这里干活可舒服了,不热不累,还不耽误看家,多干一个小时还能多挣10元钱。”正在采摘香菇的贫困户慎军军说,村上有企业,村民最受益,足不出户有钱挣。

一个月前,鲁山县举办首届创业创新大赛,朱长军也试着报名参加,拿到了创新组三等奖,获得了两万元的扶持资金,他创业的劲儿头更大了。

“我打算把香菇种植做成扶贫产业,由政府投资建棚,公司负责管理和产品销售,贫困户可以出租大棚或到棚里帮工。”朱长军说,根据目前行情,租一个香菇棚每年至少收入5万元。一个棚子的租金为5000元,所有租金归村集体所有。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些曾经出外打工的村民也开始返乡租赁棚子种植香菇。“二期建设的30个大棚还没建好就被村民抢订一空。”

“朱长军信誉好,能吃苦,为人忠厚,创业精神可嘉,大家都很信任他。”王杰说。

未来,朱长军打算对香菇进行深加工,做成酱菜等,并借助网络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致富。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