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考完就是胜利
比黄金贵的是心态
《在路上》 唤我启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路上》 唤我启程

 

□施崇伟(重庆渝北)

世界经典之作《在路上》面世63年了 ,有着不计其数的版本和读者。我近日所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王永年译本。白色封面,几排中英文的黑色文字,明亮、耀眼。一扫后世给予它的一些负面词语的定义:“垮掉的一代”、“没心没肺”、狂喝滥饮、吸毒偷窃……

细细读来,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这部自传性小说,貌似结构松散,断断续续。主人公萨尔和迪安、玛丽卢等年轻男女,步行,开车,搭车,他们说走就走,横越美国来回奔波。一路上所见所闻光怪陆离,各种人的生活百态让人啼笑皆非。

我是个肤浅的读者,没有美国生活经历,缺乏对另一个国度的认识。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这些年轻人那种“说走就走”的洒脱。一本近四百页的大部头,精彩纷呈,众多金句中我最记得这么两句:“我们去哪儿呀,老兄?”“我不知道,但是我们非去不可。”

说走就走,非去不可,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情怀。《在路上》展示的是实实在在的在路上。萨尔和迪安们,一说走就上路,搭便车也好,自己开车更好,一直在车上,一直在路上。开车的时候,发疯一般飙车。“在路上”,他们眼中,没有世俗的善恶之分;在路上,他们经常衣衫褴褛,蓬头盖面,食不果腹。但他们却对这种极速在路上赶、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讲述自己奇异的经历乐此不疲。

“说走就走”,曾经是我无限向往并立下誓言要去实现的生活。可我没有做到!

青年时求学、求职,成年了养家糊口,奔波劳碌。感慨于别人的诗和远方,而自己却不得不面对工作、家庭的负累和没钱没时间的羞涩。终于,孩子长大,曾经多少次计划着要行走天下、寄情山水,却还是放不下,不敢去疯。时光已逝,年岁渐老,依然故步自封。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中写道:“我还年轻,我要上路。”这种说走咱就走的气概,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拥有的。他们不只是最优秀的,也是最勇敢的。

《在路上》,引发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不要把生活当成单调劳累的赛跑,而是一趟行云流水的旅行,每一步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道路就是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都在寻寻觅觅、走走停停。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旅行,身体带着灵魂上路,给自己换一种新的眼光,甚至一种生活方式,给生命多增加一种可能性。掩卷之时,我开始清理自己的背包、相机,盘算出发的日程,我的下一站、再下一站。走吧,出发,背上行囊去远方,只要在路上,就会更靠近阳光。

《在路上》还启发我,在路上,不仅是看自然的风景,更要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进取。凯鲁亚克他们这群人的内心深处,不是满足于去过安稳平淡的生活。就像迪安跟萨尔说的:“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路就在那里,你打算怎么走呢?他们虽然沿途寻找刺激,但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他们是在不懈地追求精神的自由。

什么时间启程都不为晚,但一定要出发。我们始终在路上。没有终点,或者终点就是生命停止的那天。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