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夏日爬山的 小确幸
母亲的小米粥
致敬古老文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古老文明
——读《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
 

◎甘武进(广东东莞)

“生命中唯一燃烧着伤心记忆的节气。那些过往封存在时间的底片上,向光即可见影,闭上眼睛,我还看得见。”这是沈念对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描述,读后让人对“小暑”有了非同寻常的认识:那是一种心情,一个故事,充满着不舍和淡淡的失落与遗憾,但又隐约可见希望与美好。类似的文字在《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在书中,作者对二十四节气纵深阐述:在扎根传统之外,我们可以从生活里、从生命中、从广袤大地上、从时间空间流变中、从追忆中再现二十四节气,致敬古老文明,赋予其时代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明的浓缩、结晶,历朝历代,文人学者,皆有阐述。坊间有不少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字、图片,但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介绍上,纵深的写作极少。此书由庞培与赵荔红主编,他们约请当代中国二十四位散文作家,每人写一个节气,经群体写作方式向古老的二十四节气致敬,以个人的独特写作,构成二十四节气鲜活的生命血肉。全书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依二十四节气顺序,始于“立春”,终于“大寒”;附录中收入两篇文章,一是苇岸的《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以示敬意;一是于坚的《春至兮归我故乡》,与首篇呼应,喻示时间的循环流转。

按照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之“十二月纪”记载,最终,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完整意义上诞生于长江和淮河之交,尤以淮河为主体的安徽省淮南八公山。编者想依据古代朴素天地观中的“候时而行”,希望通过当代的人文情感,以当代散文的形式来重新界定、触摸和解读我们民族的深层情感脉搏,让写作者在呈现当代汉语写作之美的同时,亦对此时此刻在场的中国散文,有敏锐而准确的推测、微妙的观察和把握。因此,对于作家的选择,编者还考虑地域分布,中国大地,东西南北中,尽可能覆盖,让节气、时令的书写,既顺应时间的流变,又具有空间的宽广。

二十四名当代散文作家以各自的文字书写。在《雨水》里,祝勇说:“这乐器,与季节、气象相合,风声雨声、帘卷树声,落在建筑上,都成了音乐,而且,从不凝固。”在《惊蛰》里,陆春祥说:“虫惊起,更多的却是植物的苏醒,禾苗们以轻盈的姿势扎根田间,当春风掠过,春雨飘过,农人们勤劳的双手抚过,它们蓄势待长。”而傅菲在《霜降》中写道:“霜是一个隐喻,是凝与散,是相逢与告别,是万物的起始句与结束语。”

…………

每名散文作家从不同角度书写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自然物候、历史文化、故乡亲情、生命体验,呈现出独特的文字魅力,多种元素、多种叙述方式的糅合与运用,既是新时代散文写作文体革命的一次集中展现,又让二十四个极其美丽的汉语——处暑、白露、谷雨、立秋……呈现着蓬勃的生命色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的特定节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千年的传承中,凝结了整个汉民族的智慧、情感、人伦以及对天地人的透彻感悟。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与此同时,这古老智慧的结晶收获了无数的致敬,以文字的形式投递而来。这样的书写,是繁茂生长的枝丫、变幻光色的树叶、姿态摇曳芬芳迷人的花朵;这样的书写,是汹涌的波涛、拍击堤岸的浪花、脉脉扩散层层叠叠的涟漪。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