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
明珠出土耀四方
夏日野蔬马齿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6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

 

◎王月(河南平顶山)

女儿发微信说,转专业的事通过了,平转。虽不意外,但还是松了口气。

放寒假回来的第一个晚上,女儿告诉我,她想转专业。这我并不奇怪,也没有反对,但我不能接受她即便转降(转专业就要随下一年级上课,这是一些学院的硬性要求)也要转专业的想法。虽然是大类招生,还没有具体的专业,但女儿所学的大类挺热门,就业形势也好,她却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学得不开心。

一时无法说服对方,我们暂且不谈。那晚我失眠了,想了一晚上的转降。最后我想通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多上一年大学。很多人上班后还经常怀念大学时光呢,那就让她多享受一年算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天,孩子很高兴,惊喜于我那么快接受她的想法。我也很庆幸,自己是个相对开明的家长,孩子也是个有主见相对自觉的孩子。从选择辅导班,到选择学校、上学的城市,虽有争执,但我们从不勉强对方,也从不认为能够复制别人的方法。这也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019年10月出版)给我最大的同感。

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他来源于你,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思想,不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打造他们,当然也不能太放纵他们,要以平等的视角,给他们自由民主和友爱,真正听从他们的心声和意见,并纳入行动,而不是给他们民主的假象,“好吧,你说你的,我坚持我的”。

家长可以提供观点,与孩子讨论,但是,做出最终决定的人最好是孩子,这是他的人生,他总得慢慢学着肩负起决定背后的责任。

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或妄图复制他人成功的样本,即便是亲兄热弟,一个办法也无法照拂两个人。

每个父母都有爱孩子的初心,但爱是把双刃剑,握剑的姿势不对,你就可能成为最伤害孩子的那个人,成为孩子心中最厌恶最恨最想摆脱的那个人。

很难想象,这些体悟来自于当时25岁的女孩吴晓乐,一名家庭教师,而不是一个母亲。她花了七年时间,打开一扇又一扇大门,走进不同的家庭,见证各色光怪陆离的景象。然后她通过自己的视角娓娓道来那些故事,和故事背后“哀伤的灵魂”,那是一个个孩子无法宣泄的苦闷、无奈、伤痛、绝望、怨恨……

成绩不好经常被家暴的眼镜仔;渴求父母之爱而不得的陈小乖;伪装生病,配合演出,守护母亲生命价值的若娃;被母亲保护过度、强势介入学习与生活的汉伟;被母亲以否定代替赞美、逼迫更上层楼,但渴望摆脱母亲的高才生……

这么多故事中,我比较喜欢“一脉不相承”那章。明玉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遗憾的是,她把自己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又加注到女儿茉莉身上。她只看到儿子,忽视茉莉的所有努力,还爱下指导棋,让茉莉放弃去美国读博,嫁给一个不喜欢的医生做家庭主妇,反复劝茉莉无论如何也要生男孩。好在茉莉没有让这样的创伤在女儿小叶身上重演,她走出了一条新路。茉莉鼓励内向寡言、被母亲婆婆认为患有自闭症的小叶画自己喜欢的画,不给小叶分数压力,跟上进度即可。她在女儿作弊事件后反思,不想让小叶成为第二个自己,决定给小叶剪断束缚。她告诉小叶,不要顾忌他人的想法,尽到努力最重要。她给了小叶自由伸展手脚的天地,不惧成为“一个疏于管教孩子的母亲”。在茉莉身上,我看见一个母亲,一步一步学习怎样更好地爱自己的女儿。

一个成功的小孩,其成功因素很多,比如小孩的特质、学校的努力、环境的影响等,不能归功于某一方面,但家庭教育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也是一个孩子,有时用力不够,有时用力过度。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沟通和调整,给孩子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才能和孩子一同成长,而不是变成孩子心中的魔怪,一点点弄丢他。

我不喜欢一些所谓教育专家教条式的叮咛和建议,所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只有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希望我们去凝视一个初衷,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初衷。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