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信仰的力量
解码宋仁宗
诗情樱桃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情樱桃园

 

◎郭德诚(河南洛阳)

五一假期,风和日丽。老刘说,在家窝得难受,咱摘樱桃去吧,那儿人也不多,去山里透透气。

樱桃园坐落在山麓下,背山面河,远远望去,像缀在大山下的一块翡翠。天边的小河,如抖动的白练,到这儿,弯了一个半圆,如项链一般,系到了山后。村舍建筑,错落有致,撒在山坡上。近处,一座石桥,弯弯如月,旭日斜照,倒影入水,随波而动。桥下,跳金烁银,水光潋滟,一路浅吟低唱。滩涂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闲地吃草。哗哗的水声,反倒更衬托出一派静谧。

站在桥上顺河眺望,更觉神清气爽,神随清风而去,心如白云飘荡。我随手在手机上写下四句:“翠峰峡红日,河水绕村长,农舍藏深树,滩地走牛羊。”

樱桃树不高,据说是矮化过的,依地势铺开,层层叠叠,满眼翠绿。林中,时不时有蜜蜂飞过,嗡嗡声像巡逻的机群。河对面,依稀有放蜂人在忙活。摘樱桃,听着浪漫,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樱桃好吃树难栽”,树是不是难栽,我不知道,但果确实难摘。果小,还得挑,跟数数似的,真说得上“粒粒皆辛苦”。

“南风南圃绿云攒,满树红堆玛瑙丸。”樱桃林,一路上坡,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上往下看,绿多红少;从下往上看,绿少红多。可能是果实下坠的结果。“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经过矮化的樱桃树,已不是白居易诗中的“拂面”了,身处树下,伸脖仰口,便能大快朵颐。

入夜,月光朗照,星河灿烂。远处的山峦,如浓墨还未浸润开来,显出起起伏伏的轮廓。小河欢快地从天边抖出,在月光下,不知疲倦地淙淙流淌,奔向山后。小桥、滩涂、农舍、树林,笼罩在淡淡银色下,如梦似幻。我和老刘,一杯清茶,一盘樱桃,一片月光,就这样呆呆坐着。月光下,那盘樱桃,闪着亮光,晶莹剔透,似堆红玛瑙,又像暗红的炭火,分外惹眼。让我想起几句诗:“新果真琼液,来应宴紫兰。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残星隐隐看。”

可能是触景生情,老刘给我讲了一段他的往事:那时,他还在乡下教书,和她的关系,若即若离。也是这个季节,他精挑细选了一饭盒樱桃,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奔了三十里山路,送到她手上。当她看到,吊在大梁上的饭盒是用松紧带系的,上下颤动,十分不解。待到打开饭盒,一层绿叶,一层樱桃,码得整整齐齐,个个像刚摘下来一样。看着他一身热汗,满脸尘土傻笑的样子,她动容了。

《滇南本草》载:“樱桃,最先百果而熟,故古多贵之。”樱桃是一种美好的意象,李商隐诗云:“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其曼妙的形象,也常为艺术家青睐,齐白石九十岁时,画过一幅樱桃,并题句:“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

回来的路上,我还沉浸在樱桃园诗样的画面里,回望一眼“火齐累累满翠枝”的樱桃林,它不仅点缀着绿水青山,也点燃着我们的美好希望。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