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击电信诈骗账户
配合大客户,就能“出卖”普通客户信息?
斑马线上的纠纷 不能不了了之
这波“前浪”为何没能激起“后浪”?
活埋母亲的男子 如何面对母亲节?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波“前浪”为何没能激起“后浪”?

 

□陈之琪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年轻人喜欢的网站bilibili发布了一则应景短视频,“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铿锵浑厚的声音,在镜头前替年轻人们否定着“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见,为年轻人们呐喊着“奔涌吧,后浪!”

《后浪》很快刷屏。前浪们在“激情转发”的同时,也纷纷替年轻人高喊“奔涌吧,后浪!”然而戏剧性的是,这则视频在年轻人中的传播效果并不好,一些讽刺、反对的声音由之而起。有人戏称《后浪》违背了初衷,反而成了一场“献给老一代的演讲”。

其实在整场演讲中,52岁的何冰作为“前浪”代言人,字字都在肯定年轻人的朝气,言语上也并不偏颇,对这段文字的演绎也在水准之上,但为何《后浪》没能如愿激励“后浪”?

生活在一个崭新时代、拥抱着更广阔世界、立足于更高视野的年轻人们,其实早已形成了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方式,他们比起任何一代“前浪”都更具开创性、独立性、自主性,对这个世界有更多元的看法和感知。

换句话说,今天的“后浪”开始更多地在自我实现中完成着对价值的追寻、对自我的肯定,而绝非来自一种传统的、由长辈在书斋中的赞美与鼓励。

《后浪》虽然不断否认着“一代不如一代”,看似是为年轻人说话,其本质却依然是自上而下式的说教,其背后还是挥之不去的隔代人的刻板印象。视频中老一辈人所肯定的“后浪”,只能给年轻人带来脱离感,却没有角色代入感,仿佛视频中所说的“后浪”与自己无关。

因此,这一“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其实给了老一辈人一个重新自视的契机——“前浪”如何抛弃不自主的偏见与刻板印象,真正做到理解并融入“后浪”。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给了两个浪潮相交融的机会。“媒介即人的延伸”,当今,连接虚拟与现实的“网络”就是一种对人的大幅“延伸”。这种“延伸”已扩展至个人的行动力,在生长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后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疫情期间,同样是在“B站”,有无数UP主发布了有关疫情方面的自制短视频,内容从科普、数据分析到思想传播、意见发布,不一而足。很多优秀作品在得到主流媒体的转发后,迅速达到10万+的阅读量,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这些年轻人的杰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后浪”早就超越了很多“前浪”的预想,更自如地运用时事新闻、新兴技术,开辟一种观察社会的方法与角度。很多时候,老一辈人已经无需教授年轻人如何去吟唱一首童谣,年轻人们已经在利用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歌喉,高歌着属于自己的“流行曲”。

当然,“前浪”不必愁叹“夕阳无限好”,而“后浪”亦无需抵触来自“前浪”的指导。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下,要避免唱独角戏,要让“后浪”借“前浪”之力,“前浪”乘“后浪”之势,两股浪潮凝聚合一,共同成为奔涌的巨浪,助推整个社会迎接新的挑战。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