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张志超出狱,正义不能一再迟到
争鸣
学生体质也是学校考核要素
一晚喝掉16万茅台 公款吃喝“变形记”最终现了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鸣

 

未满5岁的小女孩一年看了1639本书,市区一位妈妈每天陪女儿阅读赢得称赞。不过,也有人担忧孩子太小,负担过重。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培养阅读习惯 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年1639本书!这个数字确实惊到我了。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如此大的阅读量,真令我等成年人脸上发热。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的平均阅读量不足4.67本;2019年这个数据有所上升,人均7.99本。有所上升是好事,但一年下来人均仍然不到10本。你再看,2019年,我国成年人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约为85分钟,一年下来约511个小时。当然,使用手机阅读的人群也在逐年上升,但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每天使用手机是在阅读还是在看剧,还是在刷抖音快手朋友圈?然而今天,我不想做数字上的简单对比。我想说的是从童年时期就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好的是,在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书本虽然并不便宜,但跟动辄几百上千的衣服鞋子包包相比,简直良心价格。一个家庭,你可能买不起房子车子,但绝对不会买不起书本。只要你想,阅读恐怕是性价比最高的育儿方式。差的是,国人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电子产品便已无处不在,娱乐软件每日推陈出新,不断夺走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我们不得不使出很大很大的力气来对抗那些娱乐至死的游戏、视频和垃圾剧。也正是基于此,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显得重要而迫切。阅读本身,就是对抗娱乐至死的最好武器。

更值得点赞的是坚持陪孩子阅读的这位妈妈。正如报道中一幼儿园园长所说:“阅读量不是最重要的,妈妈坚持陪伴孩子阅读的行为更值得家长学习。”偶尔陪孩子读一本书不难,难的是,常年都能控制住自己不玩手机的那颗心,放弃休息,收起自己的坏脾气,一边接受孩子永无止境的十万个为什么,一边口干舌燥地陪孩子读书。 (生鱼片)

5岁还是多玩一会儿吧

阅读当然是好事情。我们成年人琐事缠身、分心乏术,常为阅读量不够而自怨自艾。突然看到一个未满5岁的小女孩一年看了1639本书,真的是非常惊诧。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至少要看完4本半,不知又有多少家长因此责怪孩子:你看看人家……

不过,哪怕是绘本,对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来说,1639本还是太多了。毕竟5岁太稚嫩,没有自由意志、没有选择权,她必须按照大人设计好的轨道成长。一年1639本多不多,不应问孩子的看法,而应由家长来回答。

家长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让孩子看这么多书的?培养阅读习惯应该是主要原因,顺便再塞进些许知识也很不错。这些想法不难理解,但该不该读这么多,我却有些看法。

5岁,我们常称之为学龄前,本不该学太多知识,但由于实用主义在教育界实在太流行太强大,几乎所有孩子都承受着不该承受之重。教育的逻辑,要符合孩子身心发育规律,过犹不及。然而,对“不及”这部分,家长深感焦虑,而对于“过”这部分,家长则非常欣喜,以为是教育成果,至于未来是否给孩子带来反作用,很难纳入考量范围。

当然,绘本大多是童话,本应很轻松,但其中也蕴含某种思维。一天在四五种思维间应变,对大多孩子来说,是否自如,我还是持保留意见。当然,孩子的思维也很发达,常有惊人之语,但这是孩子的自由思想。而灌输则是不自由的,太多的思维,孩子若接受不了,就容易机械,而别人还误以为是好习惯。

早慧的孩子当然也不少,但对大多数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不用效仿读这么多书。

我想,还是赋予孩子一定的自由:阅读、玩玩具、与小朋友玩耍……比例适当,方相得益彰。阅读,不必然比其他方式高明。

(雨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