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流浪大师” 走红: 人们爱消遣,但并不爱沈先生
出租车被投诉这么多 什么仇什么怨?
房源陷阱
出没出过国,都需要学好英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9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浪大师” 走红: 人们爱消遣,但并不爱沈先生

 

□宋金波

对“流浪大师”的围观,只是一种猎奇,也连接着流量背后的野心——对传奇的追逐能让自己获利多少。

一个穿着破烂且满身污垢、头发打结的流浪老者,这几天火遍视频平台。因为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等书籍,说出来的话颇具文采与思辨性,他遂被一些人冠以“流浪大师”的称号。

媒体多方调查核实,“大师”真名叫沈巍,上海人,流浪26年,曾是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上海相关部门向媒体证实,沈巍系上海市某区审计局长期病假员工,26年来,薪酬按相关标准正常发放。

很多人都在把沈先生比作《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那个神一样的存在。

一位搞学术的朋友看过相关视频,在朋友圈里一本正经地说:文学有天才,学术没天才,所以这位沈先生的学问,肯定达不到所谓“大师”级别,云云。

这位朋友是不是有些无趣?你觉得那些在沈先生视频下留言赞叹大师的,曾经真欣赏过“大师”的作品吗?有辨别“大师”思想水准的能力吗?

恕我直言,以我日常经验判断,沈先生精神方面似乎有问题。

这个世界真有很多人相信、热爱传奇,比如有人一直在寻找民间能打败现代搏击的武术大师,但追逐沈先生的人不在此列。

他们更在意的是沈先生“境遇”与“表达”的强烈反差。这个世界上的人大概都有些扫地僧情结。一个穿着破烂的流浪汉,哪怕是表现出一点与众不同的特质,人们就极容易向他投以夹杂着暧昧的赞赏眼光。平日里人们看到的那些入门书籍,听到的朴素道理,如果从一名流浪汉口中说出来,就显得闪闪发光。

对“流浪大师”的围观,只是一种猎奇,也连接着流量背后的野心——对传奇的追逐能让自己获利多少。

这是移动互联社交时代的标志性行为。

在相关新闻中所见的多数“追逐”,都看不到多少美好的关键词,比如“同情”“尊重”“正视”,更多的是轻浮的嬉笑与戏耍。

沈先生“读书”,他们“读”沈先生。

在这个事件中,如果既不涉及对他个人的救助,也不涉及比如他原单位的管理这种公共议题,能够做到对沈先生的生活状态保持某种尊重,不美化、不拔高,是第一位的。

我不觉得沈先生的“无拘束”是“自由”状态,至少不是很多人用以浇自家块垒的“自由”。但客观上,他的生命状态,确实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消遣及追逐,则将不可避免地破坏他已经获得某种平衡的生命状态,破坏这种“独一无二”。

还好,他们很快都会散的。

有时我很希望沈先生能像《水浒》里的郑屠那样,对追逐者恶声恶气来一句:“你们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谅那些人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回他:“我们不是消遣你,是特地来消费你的。”

(相关报道见A15版)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