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家有父母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多吃“苦”益养生
家有“天真老人”怎么办?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家有“天真老人”怎么办?

 

“爸又被骗了!”

小朱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已经没有第一次听到父亲受骗时脑袋“嗡”一声响的反应,而是随口问了一句:“这次又买什么了?”

据《北京晚报》报道,小朱的父亲今年81岁,一直在北京和老家浙江之间穿梭行走,做点小生意。上周的一个清晨,老朱去公园遛弯,看见临街摆放着一对红木椅子,还有一个条案。他凑上前去看了看,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凑过来向“摊主”打听:“多少钱卖啊?”“摊主”说,四万八!中年男子回价说:“我看三万八还差不多!”旁边围观的人稍微“明眼”的就能看出来,这个中年男子是个“托儿”,正在和“摊主”一唱一和呢,可老朱的注意力全在家具上,愣没看出来。“摊主”继续说:“三万八?我还真不卖给你!这是海南黄花梨,稀罕着呢!我卖东西挑人,不懂行的我不卖!你看这老爷子,一看就懂行,我一万八就卖!”话锋一转,两个人一唱一和地把目光对准在老朱身上。“托儿”挑衅地说:“一万八?我看他根本就没钱!”一直没言语的老朱中了“激将法”,他从裤兜儿里掏出了1万元现金:“谁说我没钱!”

两个骗子忽悠着把这套家具卖给了老朱。老朱给亲家打电话,说要把这套“海南黄花梨”的家具送给亲家。亲家觉得这么“贵重”的礼物不能收。于是,小朱才知道父亲又上当了。其实,老朱不是第一次从骗子手里买这么昂贵的物品了。现在老朱的办公室里还摆放着一对“铜鹿”,说起来这对铜鹿也很有来历: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路过老朱的办公室,他告诉老朱,他随车放着一对铜鹿,是尼泊尔的“国宝”,他千辛万苦带到北京,准备给“领导”送礼。没想到“领导”被抓了,把铜鹿带回去太麻烦,于是决定“3万元低价”卖给“有缘人”。老朱在骗子的忽悠下买下了这对铜鹿,现在“尼泊尔国宝”就放在办公室里当衣帽架。去年,老朱回老家探望亲友时,还买到了“流落”到民间的《清明上河图》,偷偷送给孙子:“这是能传家的宝贝,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老朱还买过“绝版”邮票,买过“明代”屏风,样样价值不菲。儿子小朱刚开始特别心疼老爷子:“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手头儿有点钱,都被骗走了!”为此,儿子和他吵过,儿媳妇委婉地劝过,但是老朱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你们不懂,这些都是宝贝!我买赚了!”

为什么骗子能够

屡屡得手?

其实,像老朱这样屡屡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不在少数。老朱是个文化人,在收藏古旧家具、邮票等文化产品方面,没少受骗;有的老年人关注健康,痴迷保健品,家里恨不得有一屋子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有的老年人是居家型的,喜欢买有“特殊功能”的锅,或者有“神奇”功能的枕头……

为什么这些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骗术”的小把戏,老年人却看不出来呢?为什么儿女告诉老年人“你被骗了”,老年人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孙新宇说,人到老年,人生阅历丰富,所以他们往往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年轻人都有这种感觉:很多老年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这种心理状态,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是坏事。但这种心理状态,有时会影响到老年人对事情的判断力,也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除了这种心理上的特点外,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也导致他们的判断能力下降。孙新宇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人会变得越来越固执,越来越冲动。老年人的冲动与情感需求有关,判断问题时,往往带有感情色彩,遇到卖“黄花梨”的,卖保健品的,或者是卖大米的,只要满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他们就有可能会冲动购物。

当然,一些老年人屡屡上当受骗还与贪图小利有关。人到老年,占有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能够挣钱的渠道越来越少,身体条件越来越差。老年人更加关注健康和财富,有些老人会比较看重小利,不能全面地权衡利弊,有一些老年痴呆等疾病状态的老年人,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地看重金钱。

像老朱这样的老年人,购买的多数是文化产品。孙新宇说,这样的老年人在关注健康的同时,更注重生活的品质,更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当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就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需要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有些老年人认为融入他所在的群体标签是出国游,有的老年人认为文化产品能让自己归属于更高的“段位”,就会喜欢买古董、买家具、聊收藏,也就会在他追求的领域出现“高价买劣品”的情况。

对老人光有孝顺

是不够的

父母屡屡花冤枉钱,做儿女的肯定着急。但偏偏有老年人不听儿女的话,固执己见,屡屡受骗。这时,儿女应该怎么办?就眼睁睁地看着父母把一辈子攒下的辛苦钱“打水漂儿”吗?

“30年前养孩子基本上都是散养模式,给口饭吃,孩子好像自然而然就长大了。”孙新宇说,以前养孩子简单,养老也相对简单。“家里有老人,只要有地儿住、有饭吃就好了。”时过境迁,现在的家长普遍觉得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成本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精力上。同样,养老问题也越来越有挑战性。对于孩子来说,以前孝顺就可以了,现在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简单孝顺是不够的,“可以说,多数孩子还是孝顺的,他们也想让父母不上当受骗,但是父母往往不听孩子的”。要想让父母不上当受骗,儿女就要花点心思,了解老人的脾气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如果不了解父母的脾气性格特点,就抓不住防范的重点。比如有的老年人特别关心健康,他们往往喜欢购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有的老年人喜欢理财,很容易被一些非法“理财”的人骗走大半生的积蓄。

孙新宇说,有的老年人有特殊的购买需求,很可能是他们的需求通过正常的方式没有得到满足,这时儿女就要引导老年人的需求。比如有的老年人追求艺术,可以让他们去老年大学上课,琴棋书画,总有一样会让他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让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让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利用起来。有的老年人追求健康,可以让他们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听健康讲座,而不要让他们跟随着一心牟利的销售商办的“健康讲座”去购买产品。有的老年人太孤独,儿女要多陪陪他们,有时间多打打电话、聊聊天,让骗子少一点“可乘之机”。

现在经常有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消息见诸媒体,儿女也要经常给父母“打打预防针”,给父母讲讲其他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故事。但讲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其实,往往越是亲近的人,我们越是没有耐心。有些做儿女的对自己的父母说话时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考虑说话的艺术,“直接批评父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老年人也爱面子,如果直接戳穿他们被骗了,老年人心理上可能很难承受,甚至会大病一场。因此,不要武断地制止老年人“疯狂买买买”的模式,“暴力式的劝阻或者说教式的劝阻,在执拗的老年人那里往往起不到作用”。

正如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人生也是一个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人到老年,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一些变化。他们可能是眼花了、耳背了,可能是腿脚不利落了,可能是记忆力减退了,可能是判断能力下降了,他们可能更加敏感脆弱,思维定式的影响更加明显,表现得更固执。他们可以自由掌控的空间范围变得更小,他们对情感的需求更多,甚至有时候像个孩子……做儿女的还要多多理解自己的父母,不管他们做了年轻人看起来多么“傻”的事,“他们真的不是故意的”。

(贾晓宏)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