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春天的故事·他们的60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赵亚丽:日子越过越红火
孟现喜:鹰城变化翻天覆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亚丽:日子越过越红火

赵亚丽在翻看老照片
 

□本报记者 杨岸萌 文/图

梨树、杏树、核桃树,碧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微光;小小的黄花在微风中摇曳,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一只狗,两三只鸡,一块种满菜的菜地……小院生机勃勃。4月14日,记者来到卫东区北环路街道下牛村赵亚丽家进行采访。

赵亚丽生于1957年4月25日,父母是援建鹰城者。她告诉记者:“我父亲今年80多岁了,每天在家没事就喜欢看晚报,看到你们寻找‘鹰城同龄人’的报道,就让我报了名。”

市区范围扩大数倍

上世纪60年代初,赵亚丽刚记事的时候,父亲在西市场一所医院上班,一家人就在现新华区西市场街道武庄村附近建了两间草房住。

“盖房子的地是人家武庄村的,那时候那里还是小坡,地就像现在南方的梯田一样,我记得我们的房子后面就是一块地。”赵亚丽说,那时候村子里人很少,周围很荒凉。

赵亚丽小时候,经常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村子西边的河,就是现在的稻田沟。那时候还是野河,河道很宽,常年都有水,水很清。我们小孩子在那里捉鱼、螃蟹,大人就在河边洗衣服。一到夏天下大雨,河水就涨,很浑还很危险。”

“我是1974年到下牛村下乡,那时候在现在一矿路的东边也有一条河。河道有20多米宽,从北向南,一直流到现在的明珠世纪城那边。我们下地干活,渴了就到河里舀水喝。”赵亚丽说,当时河道上没有桥,大家都蹚水过河,很不方便,后来修了桥,治理了河道,修成了渠。“渠比以前的河道窄多了,空出来的地都变成了宅基地,盖满了房子。”

赵亚丽说,原先市区人少,市中心也就矿工路、中兴路那一带,稻香路、下牛村都属于郊区了。现在,市区范围扩大了数倍,河道治理好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

生活越来越便利

赵亚丽告诉记者,她记事的时候,家里“做饭的灶台是泥巴垒起来的,烧火用的是散煤,有时候还用柴火,烟大,烧起火来很脏。”他们姐弟4人,母亲没有工作,全靠父亲的工资生活,有时候没钱买煤,就烧柴。“我记得我母亲当时还拉架子车,给人家送煤挣钱。”

赵亚丽8岁时,一家人搬到平马路(现开源路)中段居住。她10岁的时候,家里开始用蜂窝煤炉子。“买煤球的地方就在现在建设路与开源路交叉口附近,离我们家不远,但因为人多,每次买煤凌晨三四点都得起来排队。”

1979年,赵亚丽通过招工,到原五一路面粉厂上班。1980年在下牛村结婚,婚后没多久就搬到厂里的职工宿舍住。“那时候大家都用蜂窝煤炉,直到1989年搬到楼房住,家里才通了煤气。”

2003年,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赵亚丽一家搬回下牛村。“那时村里还没通天然气,现在做饭主要用电,也有一个煤气罐,比以前干净、方便多了。”

赵亚丽的女儿在外地工作,8岁的外孙从小就跟着赵亚丽。“现在,我平时就是照顾婆婆,接送外孙上学。”赵亚丽说,她在下牛村下乡的时候,去哪都是走路。“那时候交通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又有电动车,方便得很,要不然接送外孙都可累。”

农村户口的“城市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赵亚丽在下牛村下乡时,村里的房子多是石头墙、草房顶,墙壁用泥巴和麦秸秆混合物糊着。“我们下乡过去,村里找了一间比较新的房子,住户搬出去,我们住进去。”

1980年,赵亚丽结婚。婆家有四间草房,他们又在草房西边盖了两间红砖房作为新房。“上世纪90年代,村子里很多人家都翻新了房子,盖成了平房,我们也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了一下。”赵亚丽说,最近几年,村里有人盖起了两层楼,她家也加了一层,成了楼房。“以前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估计得有一两百户了,人口增长很快,村子也比以前大多了。”

以前下牛村四周还有耕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原先的耕地被开发成了居民区,村里已经没有地了。赵亚丽笑道:“大家虽然都是农村户口,但已经没有农活可做,成了‘城市人’。”

60年,市区修了路,治理了河道,开发了小区,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都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幸福。赵亚丽说:“希望以后鹰城发展得更好,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