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春天的故事·他们的60年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赵亚丽:日子越过越红火
孟现喜:鹰城变化翻天覆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现喜:鹰城变化翻天覆地

孟现喜坐在宽敞漂亮的家里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王辉 文/图

“平顶山建市以来有哪些变化?”4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总库路(市区新华路立交桥东侧一条南北小街)1号院采访鹰城同龄人孟现喜时,他笑着说:“那变化可大了,简直是翻天覆地。”

市区只有俩楼房 路上毛驴车排成队

1957年3月30日,孟现喜出生在叶县任店镇大营村。不久,他跟随母亲来到市区与父亲孟兆才团聚。当时,孟兆才在原平顶山矿务局物资供应处工作,他们一家三口居住在市区开源路与平安大道交叉口附近的单位职工宿舍里。

孟现喜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的平顶山,矿工路只有现在的一半宽,矿工路两侧只有老大楼和四棚楼(光明路与矿工路交叉口的一座四层楼房)两栋楼房,中兴路和平马路两边也是这样,大部分都是红瓦房,没有楼房。特别是建设路以南的平马路两侧,别说楼房了,连平房也找不到,那里就是一片庄稼地。平马路路面坑坑洼洼,一下雨,路上全是水坑。此外,道路上机动车很少,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毛驴车、马车和架子车,那时拉煤的毛驴车和架子车在街上排成长队,成一大街景。

孟现喜的老伴儿林女士出生于1958年,是卫东区北环路街道上张村人,她告诉记者:“过去的市区街头车少人少,不到节假日,街上没有那么多闲人,现在,市区步行街、凯撒广场等处,每天都是熙熙攘攘,车多人多的。”

荒山野岭成了新城区和公园

孟现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湛河两岸,河堤上长满槐树,杂草丛生,平时很少有人光顾。如今湛河两岸成了公园,鸟语花香,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过去的平顶山杂草丛生,遍地石头,市民爬山时,只能沿着一条羊肠小道上下,爬到山顶不过是登高望远看一看市区的风景而已,没什么吃的,更没什么好玩儿的。1998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发建设山顶公园,这座荒山成了市民日常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目前山顶公园仍在进行提档升级改造,相信改造后的山顶公园会更美好。

说起山顶公园,不能不说新华路立交桥及其周边的变化。20年前,新华路北段是一条四五米宽的水泥路,弯弯曲曲与现在的平安大道相接,个别低洼的地方常年积水,通行十分不便。2000年后,我市在这里修建了现在的新华路立交桥,使市区新华路向北延伸,直达平顶山山脚下,同时也贯通了市区北环路、平安大道与矿工路三条主干道,这里的交通状况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前些年,平安大道以北好多地方还是荒山野岭与坟地,如今已建成像明珠世纪城这样的居民小区、学校或工业园。十几年前,新城区大多数地方也是荒山。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荒山上建起了大楼、马路、学校、公园。每逢天气晴好,市民总会到新城区白龟湖畔,看看美景,呼吸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孟现喜一直没有上学读书。1980年,他的父亲孟兆才退休后,他接父亲的班当了一名工人。刚上班时,他的月工资仅有三四十块钱。在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都需要凭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活逐渐改善,上世纪90年代初,粮票取消了,凭证供应物资的时代结束。

1982年,孟现喜结婚,与妻子住在当时单位的一间宿舍里。次年,他们的儿子小孟出生了。三年后,林女士的户口所在地上张村委会给他们划了一块宅基地,夫妻俩在这块宅基地上自建三间平房,一家三口在这里住了七八年。后来,他们又把原来的三间平房扩建成现在的四间平房和两间东厢房,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四合院,小孟也渐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现在孟现喜一家五口人三世同堂一起生活。孟现喜退休后,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儿子与儿媳也有固定收入,一家人过着幸福和睦的生活。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