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老物件·寄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还记得当时高大上的 28自行车吗
姥姥亲手编的麦秆扇
珍藏半个多世纪的 驾照和工作证
铜香炉古色古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姥姥亲手编的麦秆扇

 

□本报记者 高红侠 文/图

十几年前,姥姥将年轻时亲手编的麦秆扇子送给她,她一直珍藏至今。近日,市民丁碧芳在晚报上看到“老物件”栏目,致电本报热线想展示她家的老物件。

这是三把圆形的麦秆扇,扇面直径有二三十厘米,麦秆编织的齿状编条从手柄向四周辐射状地展开,正面中间有个圆形的刺绣作扇芯,绣有各种形状的花朵,下面固定有一个长约30厘米的手柄(如上图)。记者试着扇了几下,凉意顿生。

丁碧芳今年57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家住市区矿工路东段亿昇城市花园小区。丁碧芳说,她姊妹四人,1963年,父亲因支援平顶山建设来到平顶山工作。由于父母工作忙,那时作为老大的她,出生四个月时就跟着姥姥在浙江省义乌市一偏僻的小山村生活,直到四五岁时,她才被送到平顶山父母的身边。回平后,每到放假时,她都回去看望姥姥。

2003年,由于深厚的感情,丁碧芳到姥姥家义乌市做了半年的代课老师。“那时候和姥姥待在一起,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回平顶山时,姥姥从箱底拿出年轻时编的十几把麦秆扇,让她挑几把带给他们兄妹。姥姥当时说,这也许是她送给他们最后的东西了。回平后,虽然搬家多次,但她一直将这几把麦秆扇保存至今。几年前,儿子结婚搬出去另过,她把其中一把麦秆扇送给儿子。

“姥姥原来也教过我编麦秆扇子,但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本该是一代代传下去的。”丁碧芳说。丁碧芳今年77岁的母亲胡时琴说,麦秆经过淘米水浸洗、煮蒸等工序,使麦秆变得既白又韧。然后将麦秆染成蓝、粉等各种颜色进行编织。

据了解,清代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现浙江、江苏等地尚有生产,有的扇中间镶嵌有精美剪花,有的中间贴一圆形绢绸,上绘彩画或刺绣,别具一格。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