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厅官、城管握手,一切可有改变?
@微语
挤水分
反省食品安全案例
别让林森浩父母承受道德审判
这个政策怎么样?与父母同住可少缴所得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林森浩父母承受道德审判

 

□刘建国

摘要┃案件已经尘埃落定,作为旁观者,不要再将愤怒泼向林森浩的父母,而应回归到案件本身展开思考和讨论。

“复旦投毒案”出现新进展,最高人民法院近日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

从“复旦投毒案”发生之初,该案经历了一审、二审,直到如今最高法下发核准死刑裁定,每次都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在最高法下发核准死刑裁定书之后,意味着“复旦投毒案”在沉寂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引发公众的热议和讨论。

与每次的舆论喧嚣一样,公众除了关注林森浩本人之外,也对其父母给予了重点关注。不过,有些人对林森浩父母的关注,并没有立足于法律视角予以审视,已经偏离了案件本身。林森浩虽然有罪,但其父母在法律上却是无辜的,责任不该由他们去承担和背负。假如公众将目光定位于林森浩的父母,只会将他们推向道德审判台,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作为父母,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为孩子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让孩子的未来更加有出息。从这个方面而言,林森浩的父母亦是如此。假如止步于“复旦投毒案”发生之前,又有谁会认为能够培养出复旦高才生的父母不称职呢?或许一些人认为,由于林森浩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妥,最终使林森浩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丧失了理智。然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并不会左右一个成年人的意志,更不会怂恿一个博士生沦为一个杀人犯。

在陕西大学生药家鑫杀人案等案件中,也曾出现过类似“复旦投毒案”的舆论喧嚣,他们的父母也曾经被置于舆论争议的旋涡中。其实,面对孩子的犯罪行为酿下的悲剧,父母也是受害者,他们不仅愧对被害人及家属、社会,还要承受丧子之痛。孩子的暴力、血腥行为并非他们的意愿,面对孩子的杀人罪行,他们的内心更加无助和痛苦,只是这种伤痛已被外界的谴责愤怒之声湮灭。

案件已经尘埃落定,作为旁观者不要再将愤怒泼向林森浩的父母,而应回归到案件本身展开思考和讨论。对于林森浩的父母而言,他们很难以道德的名义来为孩子赎罪,如果对他们口诛笔伐,无疑是在道德层面施加不合理的惩罚。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