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俩13岁女孩凌晨机场苦等数小时
鹰城小记者湛河治理工地采风
捡到钱包在原地 等待两小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沙盘、访源头、走上游
鹰城小记者湛河治理工地采风

 

□记者 吕占伟 文/图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平顶山分院小记者团的10名小记者获得了一次与湛河治理工程“零距离”接触的机会。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小记者观摩了湛河治理工程的沙盘模型,到湛河源头宝丰段和大香山路桥附近的湛河上游采风,并现场采访了湛河治理工地的施工人员。

昨天上午9时许,10名来自市区各小学、平均年龄9岁的小记者同本报记者从市区鹰城广场乘车,首站来到市区凌云路与南环路交叉口附近的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

在5楼会议室,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杨威从湛河的发源地、流经区域到工程规划,从治污、引水到景观绿化,向小记者们讲解了湛河治理的有关情况。小记者们竖着耳朵仔细聆听,认真记录,碰到不会写的字词就注上拼音。在沙盘前,看到眼前的平顶山和湛河“微地图”,小记者们好奇地瞪大眼睛。

随后,小记者一行又乘车来到湛河源头宝丰段。看到经过治理后变得清澈见底的湛源泉水,小记者潘厚泽和王子华从采访包内掏出瓶子,接了满满一瓶。“我要把湛河源头的水带回去,让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们看看,湛河源头的水有多清!”胖胖的潘厚泽说。

户外采风的最后一站是大香山路桥下湛河治理施工标段。这里的一平台铺装已初具规模,小记者们现场采访了施工人员,向他们了解工程的进度。

“湛河治理后期怎么维护治理成果?”“湛河治理好以后会有哪些景观?”回到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后,小记者们的发问让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直赞“问到点子上了”。

据了解,中国少年新闻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团中央下属的中国少年报社共同创建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平台,平顶山分院于今年4月19日成立后,开设青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财商课、国学课、小记者360行体验营等课程,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小记者们在湛河源头宝丰段采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