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经济
3上一版
 
保监会印发《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
部分内地人喜欢到香港买保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部分内地人喜欢到香港买保险
业内人士:有利有弊,小心陷阱
 

如今,内地人赴港不光旅游购物,买保险也成为一些人热衷的事。香港《星岛日报》近日援引香港保险业联会的数据表示,2014年内地客在港的新保单额244亿元(港币,下同),年增长率21%。

有人说,如今到名牌店抢货的内地客少了,在保险店前排长队的多了。内地人散落在全国各地工作生活,却都争先恐后地跑到香港买保险,香港的保险魅力到底在哪儿?大老远地跑到东方之珠去投保,真的好吗?

自由行后数量递增

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理财顾问李女士表示,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以赴港自由行启动为节点,此后保单数量逐年猛增。如今市场依旧火热,即使香港取消内地投资移民,深圳居民赴港改为一周一行,都没影响内地赴港买保单的热情。

“4年前,内地人在我的客户中大概占到10%,现在能占到30%至40%。为了更好地跟客户沟通,我跟我的同事都开始努力学说普通话,也经常跟内地的客户在微信上互动。”李女士说。

一个突出现象是,除了为数众多的白领,内地富人也青睐香港保单。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到香港买保险的富人,一方面是看中香港保单性价比高、功能齐全,比如生意人通常喜欢买高保额分红型寿险;另一方面是为了配置美元或港元资产,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出国留学或海外置业方便,另外,把钱放在香港保险公司,私密性也好。

较内地产品有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香港保险之所以这么有吸引力,原因在于其行业历史悠久,制度及服务更完善,保险保障的范围更广,同等保额资费更便宜等。据了解,目前香港的合法保险公司总数达到158家,保险中介人超过8万,有“保险公司多过米店”的说法。它们提供种类繁多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服务,部分产品在保障范围和费率上的确较内地产品有优势。

在康宏金融集团从事理财保险的吴瑞表示,内地人来港买保险都紧盯着三类:重大疾病险、人寿险和储蓄分红险。

以香港某公司的“危疾终身保计划”为例,其涵盖了69种严重病况,包括原位癌在内的17项预支赔偿病况。吴瑞说,内地一般重大疾病保险只涵盖30到40种病况,大多数保险产品不涵盖早期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同等额度的保险,受保人要投的保费在香港比内地要便宜30%左右。储蓄分红险也是内地人赴港的一大目标。以某保险公司的储蓄计划为例,缴纳3万美元的保费,25年之后可获得逾12万美元的现金回报,预期每年回报率为6.35%。相比而言,内地的储蓄型保险每年现金回报率一般在3%左右。

此外,香港保单经过核保生效后,无职业及生活地区限制;香港保险可投资多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妥善的财富分配及投资选择。凡此种种都透露着一股诱惑力。而从内地和香港对比来看,香港人生活环境、社会信用体系比内地更为完善,某种程度上能降低部分成本;内地由于医疗健康信息不透明,存在骗保骗赔的现象。此外,内地保险公司在精算时也会把空气、食品污染带来的风险计入成本,所以保险价格自然比香港要高。

多重风险不容小觑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投资模式、法律政策等方面和内地都有不同,内地人“舍近求远”赴港买保险,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跟风。

深圳市民熊先生2013年去香港时,买了一份东亚人寿的分红型意外保险,该保险月缴1000元,缴费5年后现金价值即可与所缴保费相等,最高保额20万元。“由于我在香港没有银行账户,为了节省跨境转账的手续费,现在每个月我都要去香港交一次费,挺麻烦的。”除此之外,在港买保单,提前退保损失极大。熊先生表示,与他一同投保该险种的一位朋友,因去了北京工作,感觉缴费不便,于是选择了退保,结果只退回1000多元,已经缴的2万多元保费打了水漂。

汇率的风险更是不能小觑。在香港购买保险,理赔或给付时使用的都是港币,而港币又直接与美元挂钩,一旦港币相对人民币贬值幅度过大,投资者就会出现现金缩水,遭遇投资损失。

由于香港和内地的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购买重疾险就存在理赔风险。如果产生认定差异,内地被保险人必须要到香港去协商甚至走法律程序,聘请香港律师。香港律师收费高昂,即便被保险人最后赢得官司,诉讼费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更有甚者,如果最终理赔纠纷难以认定,则会造成赔付困难,甚至拿不到赔付。

做足功课小心陷阱

因为香港保单销售红火,购买时要小心一些陷阱。第一条就是不要相信某些机构宣传的“在内地出售的香港保险”。香港法律规定,所有保险合约必须在香港本地签约,所有保险公司对非香港居民投保均采取极为严格的入境文件审查和来港见证制度。一些公司营销人员到内地销售、签单,并通过伪造入境记录让保单生效,这样的保单属于“地下保单”,无效且不受法律保护。

市场快速发展带来泥沙俱下,误导也正在赴港买保险的内地客人中蔓延。最明显的案件就是香港101投连险。101投连险是需要缴费25年的长期保险产品,让部分代理人误导成缴费3年甚至18个月就可以的一款短期缴费产品。实际情况是,缴费3年以后,保单的收益根本顶不住保费。有业界人士形容其“基本就是骗钱”,所以在相关部门干涉下已经停售。

有保险业人士建议,若想去香港投保,一要找专业、负责的保险顾问仔细咨询;二要按照香港保险公司的操作流程,弄清和内地保险公司在投保前后有哪些区别,如付款方式、货币差异、术语、理赔范围和限制情况等,免得后悔。熊先生提醒说,香港保险合同都有中英文对照,但中文表述与内地不同,一定要看清合同,以免日后造成麻烦和损失。(人民)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