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叶县一招“走活”多步棋
县纪委监委:织密“三资”监督网 看紧集体“钱袋子”
老有所乐
5000多亩订单高粱全面收获
叶县两万多亩密植玉米喜获丰收
如何科学种好麦子?听农技专家怎么说
文化昆阳|欧阳霖与叶县
让游客把更多美好带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昆阳|欧阳霖与叶县

叶县明代县衙大门口悬挂的“天听民听天视民视,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楹联,就是欧阳霖所撰写的。 资料图片
 

近日,来自江西省彭泽县的一批游客久久伫立在叶县明代县衙大堂。大堂上方保留着一块脊檩枋木,上面写有“大清同治八年己巳夏四月,同知衔调署叶县事、中牟县知县、彭泽欧阳霖重修”的题记。

这批游客是欧阳霖的后人,他们在这里听到了不少欧阳霖与叶县的故事。

记者通过原叶县文化局局长李元芝撰写的长达数万字的《叶县知县欧阳霖》及翻阅叶县志等书籍,整理出了欧阳霖如下事迹。

欧阳霖,江西彭泽人,监生,清同治年间,补为中牟县知县。虽然在叶县任职不满3年,但在叶县历史上,欧阳霖有着浓重的一笔。

为先贤先哲建祠立碑

修建高文通祠。高文通即高凤,汉代名儒,如今位于常村镇的漂麦河就是因高文通小时候专精诵读连下雨也不知,导致晒的麦子被漂走而得名。

欧阳霖在上私塾时就读过高凤的事迹,署叶不久,偕同县府官员、县内绅士,到石门山寻找高公隐居遗迹。因有感高文通“不慕荣利,仁义逊让,足挽颓风”的风骨,自己捐俸,又集资若干,在石门山高文通隐居处构建祠堂三间,并亲自撰写碑文。他还请汝州的书法名人许静写下高凤传,勒石铭记。

修建黄文节(黄庭坚)公祠。县衙大堂前竖有石碑,正面写有“公生明”,系黄庭坚手书。叶县县北有卧羊山,黄庭坚在叶任职时曾在山上题有摩崖石刻,欧阳霖获得黄庭坚的拓片后,带头捐了养廉银,和叶县绅士一起建起黄文节公祠,又撰写了碑文。欧阳霖还辗转得到黄庭坚手书的《幽兰赋》双钩副本,用十二通石碑开就,立于卧羊山上。

纂修县志,传承叶县历史文化

叶县最早的志书不知编自何年,不少也已丢失,欧阳霖着手编修《叶县志》。他与叶县已经退休的户部浙江司运同衔主事杜鹤慈商议后,集众多文士博采广搜素材,并把对材料的取舍交给时任鲁山县令的胡苏农负责。胡苏农离任后,编修工作一度停止。后来,欧阳霖带着胡苏农未竟的初稿,找到自己在中牟任知县时结识的熟人仓景恬(字静则,道光十八年进士),嘱其润色。同治十年夏,县志刊印。在赓续叶县历史文化方面,欧阳霖功不可没。

整饬义学,培育人才

古代的政治家大都重视教育事业,欧阳霖也不例外。据历史资料记载,欧阳霖任职叶县时,叶县有书院或义学29所,但由于缺乏管理,学校生存困难,近乎大半名存实亡。欧阳霖积极整饬学校,对官办学校给足学田,确保学资;对于历代绅士捐资兴办的社学(基层民办私学),查明问题,分门别类,采取相应措施纠正。

修文义学,在县城东北10公里(今廉村镇讲武台),台上有大丛林(规模大的寺院)寺田,为住持僧典质略尽。欧阳霖通过查究,拨出96亩设学。

崇德义学,在县城南30公里。欧阳霖追还土地293亩,更名为崇德义学。

问津义学,坐落于县城忠义祠内。欧阳霖查勘后,发现尚存学田九十三亩四分四厘六毫,即用以设学,构室三楹,延师训课。

问政义学,坐落于旧县(今叶邑镇)叶公祠。欧阳霖查勘,实存地一顷六十一亩四分一厘二毫,便修葺学舍,俾生徒肄业其中。

崇实义学,坐落于柳庄。同治八年,欧阳霖率举人万钰,查明地亩,拨给崇儒一顷九十余亩,崇实一顷七十余亩。各资修脯,以免混淆。

崇正义学,坐落于城内关帝庙,僧众屡次争讼。欧阳霖以地多生事,查勘庙内栗林店地六顷七十余亩,拨田一顷一十亩,判设义学,以供生徒,故名曰“崇正”。

通过整顿,欧阳霖不仅让原来的29所学校教学有了保障,而且还通过捐俸或劝捐,新增义学13所。

欧阳霖任叶县知县期间,还修县署、文庙、桥梁等,为当地人民所传颂。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