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馆藏汝瓷里的鹰城 | 天蓝釉荷叶口瓶:迄今发现明代以前最大最完整青瓷器
诸葛亮:蜀汉良相 道德楷模
我本是个卖油郎
奥运三味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本是个卖油郎

 

◇ 姜水明

我原是沿街叫卖的卖油郎,因热爱写作,成为吃公家饭的专职通讯员。命运的改变,源于《平顶山日报》的哺育和培养。

高中毕业后,我回乡教书,后因特殊原因下岗。时值农村分地,家里分了几亩责任田,而我一介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扬场不会,割麦手慢,拉庄稼翻车,在村里出尽洋相。

起早贪黑种地,却也仅能糊口。为挣钱,我跟哥哥骑上自行车,开始游乡卖油。那些时日,我们终日穿破衣,敲油梆,沿街叫卖。我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一名走街串巷的卖油郎。

十年寒窗苦读,就这样稀里糊涂一生吗?不能!我萌生了业余写稿的念头。

一边走村串巷做生意,一边留心身边新鲜事。不久,我采写的《小集村油匠多》在《平顶山日报》变成铅字。自此,写稿的激情一发而不可收。之后,《杨支书送面》《儿媳妇求情》《俩老汉扫雪》等稿件一篇一篇在《平顶山日报》“凡人小事”栏目与读者见面。

1987年冬,我到襄城县湛北乡杨庄村卖油,采写了《刘金岭夫妇修出一条盘山路 带动200多家村民走上致富路》一稿,后在《平顶山日报》头版刊登,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该乡领导亲自到杨庄村召开现场会,表彰这对带头致富的模范夫妇。

此后,我又以叶县洪庄杨乡洪西村女青年杜秋枝长年义务照料孤寡老人的事迹为素材,写出《光棍汉得了亲闺女》一稿。该稿在《平顶山日报》刊登后,产生了强烈反响:村委会给杜秋枝赠送光荣匾;乡妇联邀请她出席表彰会;她还受邀参加了县学雷锋报告团,在全县各局委、乡镇巡回报告一个多月。一个转锅台的家庭妇女,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我游乡卖了几年小磨油,没挣多少钱,写的稿件却在《平顶山日报》发表几十篇。上世纪90年代初,经人介绍,我被石龙区委宣传部聘用,穿上中山装,带着公文包,开始走机关、串乡村采写新闻。

之后,我采写的《南顾庄组织群众走共同富裕路》《关庄村民破旧俗 婚事不再搞铺张》等稿件一篇一篇在《平顶山日报》刊登,鼓舞了全区人民干事创业的斗志和热情。

虽然道路坎坷,但是因笔耕不辍,我被转为区财政供养人员。

回首昔日坎坷路,喜看今朝新生活,我十分感激《平顶山日报》的精心哺育。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