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节气里的鹰城|小暑喝碗绿豆汤
匠工衔泥烧粗瓷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人间瓷话】宋代青瓷: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仓廪实 天下安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气里的鹰城|小暑喝碗绿豆汤

 

◇ 梁永刚

不知不觉间,小暑就要到了。乡谚说:“小暑到,绿豆俏。”小得不能再小的绿豆,一袭绿装,清幽素雅,让人看上一眼,就会心生怜爱。

成熟后的绿豆荚,看上去乌黑如炭,荚中的内膜,却洁白如雪,籽粒更是青绿如玉,可谓一豆占三色,颇有“豆里乾坤大,一豆装日月”的禅味。

一把青意盈盈娇小玲珑的绿豆,可入馔,亦可入药,用途极广,或熬制成粥,或擀碎为瓣沏茶,或泡水生芽,或研磨为面,或去粗成粉,经过巧手烹饪,调配成三餐茶饭。

鹰城民间,流传着“小暑喝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仙方”的俚语。绿豆性寒,是消暑止渴、清胆养胃的好食材,在“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炎炎夏日,常被乡人熬成绿豆汤,简称豆汤。至于清水煮绿豆,不能称作汤,乡间谓之绿豆茶,又名豆花儿茶。

凉水下米,滚水下豆,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生活诀窍。熬绿豆汤、煮豆花儿茶,水不滚不能下锅,否则个别绿豆煮不烂,咬一口,咯嘣响,且有很大豆腥气儿。因其煮不烂锤不扁砸不碎,吾乡俗称铁豆,又叫哑巴豆、贼豆。

水滚之后下绿豆,先大火猛攻,再小火慢煮,等开了花儿,倒入面糊,滚几滚,盖住锅盖,焖上些时,就能喝了。煮熟后的绿豆,开出了黄绿色的小花儿,其色其状,和绿豆秧上绽放的小花颇为相似,观之食之,不得不感叹自然的神奇和植物的神秘。

旧时吾乡,老辈人经历过饥馑年代,穷怕了,也饿怯了,心里总想着,把绿豆豇豆囫囵个煮煮吃了是糟蹋粮食,也太浪费,添上几瓢水,做成一锅饭,才算节省,会过日子。在我幼时,不少人家蒸馍时,都会抓把绿豆丢锅里,馍熟了,绿豆也煮烂了,顺入一勺面糊,就是一顿餐饭。

找对方法,才能做对事情,熬绿豆汤,亦是如此。若不得法,煮时间久,费柴火不说,汤色还发红发浑,不好看,也不好喝。

熬绿豆汤,各有各的门儿,就像屠户杀猪,各有各的杀法。早年我在乡村学校教书时,一位同事熬绿豆汤,总是先把绿豆放入茶瓶里,倒上开水,塞紧瓶塞。等绿豆捂得膨胀变软,再丢锅里,很快煮烂。

绿豆金贵,吾乡煮豆花儿茶,都是半锅水,一把豆,咕嘟嘟煮成一锅茶。小暑时节,祛火败毒的豆花儿茶是农家最爱,乡民劳作归来,家人早把一大碗豆花儿茶放凉,摆在桌上,进家捧起粗瓷碗咕咚咚一通畅饮,浑身上下滋润舒坦。茶喝完了,碗底还沉淀着星星点点的豆花儿,端起碗,一仰脖,豆花儿蹦跳着落入口中,使劲嚼上几下,甜中带香,余味悠长。

绿豆瓣儿是庄户人家常备的夏令祛火之物,泡出来的茶叫作豆瓣儿茶。所谓绿豆瓣儿,就是把绿豆摊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碎末,也可将其放入蒜臼中搉碎,连皮带仁装瓶备用。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效在仁,外面那层薄薄的包衣,唤作绿豆衣,具有比绿豆仁更强的清热作用,是绿豆瓣儿里不能少的一样东西。

夏日天热,胃口差,加上晚上蚊子咬,休息不好,容易上火。乡下人自有祛火良法,不用找郎中看,也不用包药吃,只需搲两勺绿豆瓣儿,倒进碗里,冲上滚水,盖盖捂焖,等清水泡的绿莹莹,豆瓣儿烫的面蛋蛋,先喝水,后吃豆,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从小到大,我一直保留着喝豆瓣儿茶祛火的习惯,效果很好。我也将此法推荐给朋友,加班熬夜的时候,乏了累了,喝杯豆瓣儿茶,清热祛火,还能提神。

老话儿说:“小暑吃三白,不怕热魔来。”吾乡的三白,第一个就是绿豆芽儿,剩下两个是冬瓜和大蒜。一把绿豆泡几天,遇水长成绿豆芽,身份由豆类粮食变为芽菜时蔬,不只是营养和口感更好,关键还保留了绿豆清热解毒消暑的本色本味。幼时,祖母教我唱过一个叫《豆芽经》的童谣儿歌,时隔四十年,我仍没有忘:“豆芽经,豆芽经,一天三遍用水冲。冲哩豆芽起明条(方言,即长出嫩白明亮的长条),长长短短过金桥。过去金桥慢慢挪,金童玉女来接我。接一程,送一程,送到锅里掌油烹。”

老日子里的村庄,农家生绿豆芽儿,多用瓦盆当容器。头天晚上,捧些绿豆,挑出霉豆,淘洗干净,滚水烫下,放入盆中,浇上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将笼布或毛巾浸湿,盖在绿豆上,起遮光作用。每天三次往绿豆上冲水,水要浇透,最好浸泡三五分钟后,控出水分。

绿豆喜温耐热,见水就胀,先是裂口露白,随后生出豆芽儿。等绿豆芽儿长至拇指长短时,另找一个瓦盆倒上水,或搬来一个石块,压在豆芽儿上,促使其朝粗壮方向长,而不是只往长处蹿。豆芽儿一天天发育长大,压在身上的瓦盆,也要跟着添水,增加重量。豆芽儿天生爱干净,不能用手在盆里来回翻搅,一有汗液沾染,就会腐烂变质。过上几天,等绿豆芽儿一头发出叶片,一头长出须根,看上去白亮亮嫩生生,就算长成了。

诸多芽菜中,绿豆芽儿因清脆爽口,四时皆宜,备受乡人喜爱。庄稼人吃绿豆芽,以焯水后生调凉拌和炝锅清炒居多,也可作为汤面条的随锅菜或捞面条的配菜。焯过水的绿豆芽儿,加入油盐,凉拌而食,口感清脆,还可醒酒。也可将韭菜、菠菜切断焯水,与绿豆芽儿一起凉拌,绿白相间,口感清新。

醋熘绿豆芽儿是经典的农家小炒,炒时需用大火,先将辣椒、花椒等放入油中炝锅,待油温升高后,倒入绿豆芽儿,迅速爆炒,撒上盐,浇上醋,即可出锅装盘。这道菜爽口开胃,酸辣好吃,既能下饭,又能下酒,卷在烙馍里吃,风味更独特。

豆类作物很有意思,出油的豆不出粉,譬如黄豆、黑豆等;与之相反,出粉的不出油,譬如绿豆、豌豆等。从绿豆身上提取出来的淀粉,叫作绿豆粉,乡间常用来打凉粉。

绿豆凉粉的颜值极高,温润如玉,细腻滑嫩,宛如一位清丽可人不施粉黛的村姑。凉调绿豆凉粉,适合夏天吃,从凉粉坨儿上割下一块,切成细条,倒入盆中,浇上调味汁水,淋些小磨香油,一人扒拉一碗,找个凉快地方,吸吸溜溜,吃上一气,浑身暑热尽消,香气弥漫唇齿,凉意直抵肺腑。秋冬天吃绿豆凉粉,多是铁锅油煎,加入作料,配上蒜苗、辣椒等菜蔬,油烧热了,往锅里一倒,煎好这面,翻个身,再煎那面,待通体微黄,油光发亮,即可出锅。绿豆凉粉煎着吃,软香适口,滑溜筋道,占尽了色香味。

在吾乡,麦子是主粮、细粮,磨成的面是白面、好面;绿豆是粗粮、杂粮,绿豆面自然就是杂面、黑面。旧时乡间,农家把拾掇干净的绿豆,放进石磨磨成面,以弥补白面之不足。

纯绿豆面和成的面团,有些发黏,擀成面条,下锅煮熟,硬撅撅的,豆腥气很重,也不好吃。不少人家磨面,都是把绿豆掺到小麦里,磨成两杂面,也叫两掺面。用这种面擀出来的面条,具备了这两种粮食的优点,既硬实劲道,又味美好吃,无论是吃捞面条,还是汤面条,都别有一番风味。

吾乡的风味小吃芝麻叶绿豆面条,就是用这种两掺面做成的,绿豆面条浸透着绿豆的自然清新,芝麻叶沾染着芝麻的浓郁香气,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曾经给少油缺肉的寡淡日子带来了几丝亮色,是百吃不厌老少皆宜的好饭食。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