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地方高校“清廉学校”建设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4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地方高校“清廉学校”建设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穆秀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风政风的转变带动社风民风转变,社会各领域掀起廉政建设热潮,描绘出一幅“清廉中国”图景。然而,被认为远离公权力的学校,却被放置在了监管部门监督的边缘,近年来出现的高校腐败事件与高校理应是一方净土的期许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存在党的建设弱化、招生腐败、师德失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探寻大学清廉的本质,深入研究如何加强大学清廉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命题。“清廉学校”建设是提升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要求高校从各项具体业务领域着手,不断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积极参与清廉文化传播与传承,开展清廉研究等,为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建设和谐美丽校园提供重要保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政治基础。探讨“清廉学校”建设的有效改进措施,对强化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推进管理系统规范、提升内在文化品质、推动事业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充分了解当前高校“清廉学校”建设现状,笔者以平顶山市的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校的“清廉学校”建设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清廉学校”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生思想认识不到位,难以形成建设合力;建设方法单一,载体创新不足;建设机制不全,缺乏长效规划。高校“清廉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障。但许多高校并未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统一监督机制,并没有将其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也没有落实检查监督,许多建设活动只追求一时的热烈场面和轰动效应,热衷于标新立异,而对关乎“清廉学校”建设长效发展的制度建设以及确保各类载体高效运转的保障机制等基础工作敷衍了事,缺乏一套具体、量化、刚性的考核体系,管理者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时就会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难以形成建设廉政文化的真正合力。

当前“清廉学校”建设中缺乏长效规划,是因为对自身目标定位不准。高校“清廉学校”建设要以实现其价值定位为最终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终极目标,需要校园里“有痕”、记忆中“留影”、生活中“见行”。“清廉学校”建设就是要让师生真切感受到建设载体的存在,能像高校里其他正常的教学活动一样对师生产生作用,进而在校园里形成浓厚的氛围。同时,“清廉学校”建设的精髓应该让师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践行崇廉、清廉的标准,通过参与其中,引导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专任教师廉洁从教、政教辅人员廉洁从业、学生廉洁修身。

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要把握“清廉学校”建设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每个高校都有不同的特点,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要紧扣学校中心工作来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保证建设载体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要将“清廉学校”建设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等其他工作充分融合、一起推进,提高工作效率,不给师生增加额外负担;要根据学校的经济条件来开展,不与其他学校攀比,载体不是越花哨越好、花钱越多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避免建设的载体实用性不强、长效性不佳、浪费学校资源。

其次,要坚持与时俱进。思考新举措,采取新办法,努力建设能够承载党关于“清廉学校”建设最新指导思想的载体,致力于培养全校师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此外,坚持与时俱进还要求高校在开展“清廉学校”建设时能够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建设中,避免载体出现时代性不足的问题,增强载体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建设效率。

再次,要坚持贴近师生。师生既是“清廉学校”建设的主体,更是能参与到“清廉学校”建设载体的主要对象。必须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实际情况包括专业背景、兴趣爱好、时间安排等与师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工作紧密联系的各方面内容,确保建设的载体符合师生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符合师生的时间安排,尽可能将载体与校园其他活动融合;符合师生学习目的,不对师生进行重复性的教育,避免形式主义的载体。

对照“清廉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应当强化其管理路径:

第一,明确载体内容,做好建设计划。作为高校“清廉学校”建设重要媒介的廉政文化载体,必须要承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精神、制度、物质、行为四个层面的丰富内涵,以及针对高校领导干部、专任教师、行政教辅、学生四个不同群体的不同内容范畴。同时,还要明确载体应当兼具“高校性”和“廉政文化”建设两个固有属性,要体现群众性、针对性、多样性、时代性、长效性的特性以及承载信息、传递能量、联结互动、传承创新的功能。

第二,加强工作保障,构建统一组织。“清廉学校”建设是依托廉政文化建设而进行的学校整体建设,应该配套构建一个针对载体运行管理的组织系统。为确保这一组织系统的顺利构建并发挥作用,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选择有经验、有能力、有责任的人员来组成一个专职化机构,加强工作保障,对载体运行所需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切实强化“清廉学校”建设力量。

第三,健全奖惩机制,促进科学指挥。高校在“清廉学校”建设以及载体后续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指挥机构,机构的主要管理者要非常熟悉校内的各种情况,具备良好的大局观,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对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制定一套关于师生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的奖惩机制。奖励措施应该围绕师生最关心的内容进行设计,如围绕领导干部的职务晋升、教职工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学生的评价绩点等,将他们参与“清廉学校”建设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惩处措施则要以明确底线、教育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不能过于严苛,让师生觉得参与是一种负担,但也不能过于轻松,对师生参与的情况放任不管,导致“清廉学校”建设流于形式。

第四,注重方法创新,强化融合协调。高校在开展“清廉学校”建设时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将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通过创建具有时代特色、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对师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形象化、立体化教育,使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潜移默化地让师生感受廉政文化的穿透力。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廉政文化载体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清廉学校”建设的新载体。高校应该秉承强化融合的基本思路,将“清廉学校”建设与校园其他的建设活动有效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将更多的资源协调给“清廉学校”建设,以实现有限资源被充分利用。

第五,严格监督考核,抓实成效控制。加强监督和考核是高校抓实“清廉学校”建设成效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建立监督工作机制,形成程序监督、过程监督、结果监督和责任追究的体系,打好制度基础,为高校建立一个良好的廉政制度环境;其次要健全监督工作队伍,强化监督人员的执行力,切实加强对校内各单位配合“清廉学校”建设的表现以及组织师生参加建设的情况的全方位监督,为“清廉学校”建设提供支撑。最后,要加强考核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完整性和代表性,评价指标要充分体现“清廉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选择重点内容的量化指标,以便准确完整地反映建设内容,同时注意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尽量选择定量指标,并可用于比较。

高校除了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加强对“清廉学校”建设的管理,提升其效用之外,还应端正思想认识,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克服华而不实的思想观念。载体建设要贴近师生,符合自身建设需求,不要华而不实。二是防止不现实的教条主义。在借鉴和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拿来”的做法,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学校师生教育的连续性。三是摈弃虎头蛇尾的工作作风。防止在实施的初期阶段出现“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抓好落实是关键。“清廉学校”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该目标明确、结构清晰、主旨分明,并把监督检查工作贯穿全过程,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