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节气里的鹰城|端午一枝艾
节气里的鹰城|最忆年少端午时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人间瓷话】汝瓷——昔日王者今归来
村东头的麦秸垛
秭归夜雨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人间瓷话】汝瓷——昔日王者今归来

人物名片
李晓涓,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四个一批)专门技术类人才,中原大工匠,黄河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图片由作者提供
 

◇ 李晓涓

汝瓷神秘、高雅、清淡、含蓄。宋代以来,汝瓷的方方面面以及种种悬疑,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课题。

汝瓷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宋时大部分瓷窑的名字都以州一级地名来命名,如汝窑、定窑等。汝瓷是宫廷的御用之物,始于唐,盛于宋,简约、自然、典雅的艺术魅力让宋朝以来历代皇帝都十分痴迷,尤其是明朝的宣德、成化、正德皇帝,以及清朝的雍正、乾隆皇帝等,与宋徽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清两代皇帝钦命景德镇御窑厂仿烧汝瓷,但仿品形似而神不似,乾隆帝遗憾地写诗感叹:“赵宋青瓷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釉。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

宋代有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其中汝窑为魁。汝瓷把青瓷之美推向极致,青色釉巧夺天工般的烧制技艺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它不仅需要工匠的非凡烧制技艺,而且融入了文人的思想修养,形成了宋瓷的美学精神。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瓷器的传统审美,不再一味地追求瓷器外部的表现形式,更注重器物内在的韵味和意境,这种富有哲思的全新审美观念,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精神追求的新境界。

中国古代人对玉石、玛瑙充满敬畏之心,工匠烧造汝瓷时不惜成本,以名贵的玛瑙末入釉,形成了温润如玉的汝瓷釉面,被历代帝王视为吉祥之物、镇殿之宝。北宋汝瓷传世品非常稀少,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不足百件,并且绝大多数都在世界顶级博物馆里。汝瓷由于烧制难度大,到南宋时期就已有“近尤难得”之说,留存至今的件件都是稀世珍宝。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一件汝瓷葵花洗(直径13.5厘米)拍出2.0786亿港币。2017年10月香港苏富比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直径13厘米)拍出2.943亿元港币,创下了单件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中国美术史》记载:“北宋时期,中国北方烧造青瓷的中心在汝州。”汝瓷自公元1086年至公元1127年,烧制时间40余年,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宋室南迁,汝窑被毁,技艺失传,成为历代工匠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尽快恢复历史名窑。”郭遂等第一代汝瓷人投入到汝瓷的恢复研制工作中,为汝瓷的恢复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73年,孟玉松加入到汝瓷的恢复工作中来,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于1983年成功恢复汝瓷天蓝釉。1984年,郭遂退休后,孟玉松带领汝瓷研发团队继续研制汝瓷,于1988年终于成功恢复汝瓷17号豆绿釉、月白釉和天青釉,通过了轻工部科学研究院和河南省科委共同主持的汝瓷技术鉴定会,填补了祖国陶瓷史上的空白。

汝瓷——这个昔日的王者,强势归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