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数字中国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以“实”促效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论点摘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杨帆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在做强市本级与县域经济方面,市本级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它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们把握机遇,开辟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区域经济来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市换道领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挥有为政府主导作用,完善顶层设计

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以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机制来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和产业化;另一方面,要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引领重大科技攻关,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引导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政企联合平台,引导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建立创新联合体,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

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都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具备现代知识和快速迭代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新的生产要素和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设备等,故而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调整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生产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重复和无效的低端供给,扩大中高端和附加值高的有效供给。完善联动机制,优化市场准入规则,探索推进和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敏捷治理模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新”正是源自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生产力。因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河南省战略布局,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创新链。加快建设一批研发应用中心,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推进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加大研发投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全力支持尧山实验室建设,聚力攻关科技难题。围绕新材料领域和重点产业创新需求,开展战略性、先导性研究和共性基础研究,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新材料创新平台。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中试基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探索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技术评估、分享成果转化收益等方式来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间的“梗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载体,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要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要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打通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打造国际范围内产业链最完整,具有领先地位的煤基尼龙化工基地。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活力。要结合我省未来产业规划和国家整体战略规划,谋篇布局我市未来产业,实现中原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发展,提升未来产业发展的整体效能。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蕴含在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迭代升级过程中。目前智能化和绿色化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两个趋势,要推进传统产业的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生产控制和管理运营的智能化变革。要细分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引导大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在技术、方案、人才、资金等方面做好支持工作。

培育高质量劳动者,整合各类人才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大量高质量劳动者作为人才支撑。不同于传统的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要能够掌握现代技术、适应高端先进设备、具备快速知识学习迭代能力。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要提升劳动者的知识、素质、能力,追踪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的前沿知识、热点知识、先进技术等,对劳动者展开及时有效的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其建立与时俱进的知识技能体系。

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建立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人才队伍。在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引进、培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管理型人才等,形成互补型人才体系,科学使用各类人才资源。要完善人才评价考核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要落实人才引育留用的各类政策措施,保障人才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委党校)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