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民呼必应·鹰城公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政府热线办通报10月份各项工作
行人通过斑马线 司机请停车礼让
上午反映不热 下午问题解决
曹俊岭:做一个温暖的人
心希望爱心助学团队鲁山送温暖
热心读者再为孤残儿童捐款
寒冬送衣物 身暖心更暖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俊岭:做一个温暖的人

曹峻岭为乡村孩子发放学习用品 (资料图片)
 

人物名片

谁都会遇到难处,大家都来帮,生活自然会好起来。

——曹俊岭

今年37岁的曹俊岭是河南亚坤实业集团(以下简称“亚坤集团”)董事长,多年来,他乐善好施、造福乡邻,为家乡修建道路,建造引水渠,架设路灯。他还捐资助学,与宝丰一高合作,成立宝丰一高亚坤班,为寒门学子解决燃眉之急。

11月21日,石龙区龙河街道贾岭村,村民骑车行驶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冬日的阳光映红了他们的脸庞。

“俊岭为俺村付出了很多,不图名、不图利,要不是他,哪会有这么好的路。”贾岭村党支部书记刘俊旭说,村里的4条柏油路都由曹俊岭出资修建。

贾岭村是曹俊岭的家乡。他常说:“人不能忘本,在外头混得再好,都要念着自己的根。”

改善家乡环境,心系失业乡邻

2003年,曹俊岭的父亲曹二虎在外经商,看着家乡泥泞不堪的小路和污水横流的地面,他决心改变家乡环境。曹二虎找来施工队,修整路面和排水渠。

时隔10余年,返乡探亲的曹俊岭,看到村里道路坑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尤其到了晚上,村里街道一片漆黑,村民出行非常不方便,乡亲们生活用水也很困难。“父亲年纪大了,该由我承担起父亲改变家乡环境的愿望了。”曹俊岭说。

2013年起,曹俊岭拿出5万元,修建了800多米引水渠,解决了乡亲们的日常洗刷和牲畜饮水问题,花费40余万元,为村民修建了4条柏油路,解决了乡亲们的出行难问题。他还从自己的企业引来电源,解决了村上路灯照明问题,并为贾岭村的一条主干道和一条巷道安装了40余盏太阳能路灯。

“村口的两座牌坊也由他出资修建。”刘俊旭说,没有曹俊岭,就没有贾岭村今天的村容村貌。

多年来,曹俊岭乐善好施、造福乡邻,无论是村民家孩子上学,还是婚丧嫁娶、缺少资金做生意……只要大家遇到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他们渡过难关。曹俊岭说:“谁都会遇到难处,大家都来帮,生活自然会好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曹俊岭认为扶贫不扶懒,要想改变家乡父老的生活状况,要有长久之策,由“输血”变为“造血”。

他根据乡亲们的特长,把他们安排到自己的工程公司、面粉厂、新材料公司上班,不同的人被安排在不同的岗位,因才施用,让他们通过劳动来创造幸福生活。

贾岭村的硬件设施完善了,但维护环境还需要人力。他招聘困难户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清洁了村里的环境。

村民曹占立今年55岁,10年前,妻子双腿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走不便,无法外出工作。曹占立要照顾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也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困难。曹俊岭了解情况后,将曹占立安置在自己的面粉厂,并安排他打扫乡村街道卫生。

“这些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家里情况有所好转。”曹占立说,为了照顾家庭,他于2020年辞去面粉厂工作,目前每天还在打扫街道卫生。

“俊岭带动乡邻致富,改变困难群众的生活,我们都很感激他。”刘俊旭说,通过曹俊岭获得工作的村民有百余人。

捐助寒门学子,照亮求学之路

在了解我市有些学子虽然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境困难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后,曹俊岭决定捐资助学。

2011年,曹俊岭代表亚坤集团与宝丰一高合作,成立宝丰一高亚坤班。班级里的孩子都是学校筛选出来的成绩优异但家庭困难的学生。曹俊岭每年都会向亚坤班捐赠近30万元助学款,解决孩子们的生活问题。

“每年我们会选出50余名孩子进入亚坤班,这些孩子品学兼优。”宝丰一高校长昝胜利说,截至目前,有600余名学生受到帮扶。

2017年,刘沛源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18年,姜凯元、雷馨、邢润蕾3名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2019年,李佳齐被北京大学录取;2022年,裴睿宁、张少鹏、姬炳存3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多年来,从亚坤班走入大学的孩子一批又一批,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开启美好人生。而一张张录取通知书,也是曹俊岭助学的“成绩单”和“加油站”。

“亚坤班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齐头并进,我知道一直是曹俊岭叔叔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们。”祝子衿曾是亚坤班的学生,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她很感谢曹俊岭的支持,让困境学子有学上。

曹俊岭还积极参与省、市、县组织的“光彩助学”“金秋助学”等活动,累计助学捐款450多万元,资助学生近千名。2017年,曹俊岭又代表亚坤集团与平顶山学院联合成立亚坤学院,设立亚坤班,为家庭困难学子捐助22万元。

“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这件事我必须做下去。”曹俊岭说。

主动伸出援手,点燃生命希望

多年来,曹俊岭一直把扶危济贫、尚德从善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员工有困难,他也会主动伸出援手。”亚坤集团职工张撬撬说。

至今,亚坤集团还挂着职工王印宗夫妇赠送的锦旗,上面写着“无私捐助,衷心感谢”。

2017年3月,王印宗夫妇的5岁儿子小鼎策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近5年的治疗花去30余万元,昂贵的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曹俊岭得知王印宗家的情况后,当即捐款60000元,并发动集团员工伸出援助之手。50元、100元……短短4天时间,大家捐款4万余元。

为了表达感谢,小鼎策病情稳定后,王印宗夫妇带着孩子将锦旗送到曹俊岭手中。曹俊岭说:“企业应该有温度,领导应该有温情,只有大家一条心,企业才能变得更好,员工的日子才能过得更好。”

多年来,曹俊岭投入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20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王亚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